繁柯泫露华,蟠根托山隈。
我来非花时,尚想临风开。
迥异京洛种,岂作溱洧才。
森然二古丛,不知何年栽。
疑是彼女夷,爱此高崔嵬。
玉手撷云锦,移之自蓬莱。
野人亦珍重,时时膏壤培。
护以朱木栏,奚惧狼与豺。
乃知天地化,颇赖人成裁。
荏苒忆韶华,俯仰弄条枚。
只宜铺玉笺,安用命金罍。
繁柯泫露华,蟠根托山隈。
我来非花时,尚想临风开。
迥异京洛种,岂作溱洧才。
森然二古丛,不知何年栽。
疑是彼女夷,爱此高崔嵬。
玉手撷云锦,移之自蓬莱。
野人亦珍重,时时膏壤培。
护以朱木栏,奚惧狼与豺。
乃知天地化,颇赖人成裁。
荏苒忆韶华,俯仰弄条枚。
只宜铺玉笺,安用命金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花园中两丛芍药的风采。诗人以“繁柯泫露华,蟠根托山隈”开篇,描绘了芍药枝繁叶茂,根深扎于山隅的情景,展现出植物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美妙画面。
接着,“我来非花时,尚想临风开”一句,表达了诗人虽然不是在芍药盛开的季节前来,但仍能想象到它们随风摇曳、绽放的美丽景象,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向往和赞美。
“迥异京洛种,岂作溱洧才”,诗人将眼前的芍药与京城或洛阳的栽培品种进行对比,强调了这两丛芍药的独特之处,它们或许不被常规所熟知,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森然二古丛,不知何年栽”,进一步描述了这两丛芍药的古老与神秘,它们的存在仿佛跨越了时间的长河,成为自然界的珍贵遗产。
“疑是彼女夷,爱此高崔嵬”,诗人将芍药比作“女夷”,表达出对它们高大挺拔、坚韧不拔品质的敬仰之情。
“玉手撷云锦,移之自蓬莱”,这里运用了浪漫的想象,将芍药的移栽过程比作仙女手持云锦,从仙境蓬莱移至人间,增添了诗歌的神话色彩和艺术美感。
“野人亦珍重,时时膏壤培”,诗人提到当地居民对这两丛芍药的爱护,他们定期施肥,精心照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关系。
“护以朱木栏,奚惧狼与豺”,通过设置红色的木栏作为保护,表达了对芍药安全的保障,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环境中的威胁已被有效控制。
“乃知天地化,颇赖人成裁”,这一句总结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了人类在保护和培育自然环境中的重要角色。
最后,“荏苒忆韶华,俯仰弄条枚”,诗人回忆起时光的流逝,感慨于自然生命的短暂与美好,同时表达了对眼前景象的细致观察和欣赏。
“只宜铺玉笺,安用命金罍”,诗人认为这样的美景只适合用洁白的纸张记录下来,而不是用金杯盛酒来庆祝,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纯粹欣赏和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芍药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生命、时间、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