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渔家傲.留别孙表材》
《渔家傲.留别孙表材》全文
宋 / 史浩   形式: 词  词牌: 渔家傲

春恨不禁听杜宇。买舟忽觅东鄞路。

一笑轻帆同野渡。频回顾。吴山越岫俱眉妩。

何事匆匆分袂去。夫君小隐临烟渚。

明夜月华来竹坞。相思处。还应梦属清江橹。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史浩的《渔家傲·留别孙表材》,通过对春天景象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离别所产生的情感波动。诗中“春恨不禁听杜宇”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情境,春天是多情的季节,而杜宇(一种鸟)的鸣叫声往往被古人用来比喻春愁或离别之情。

“买舟忽觅东鄞路”表明诗人在准备离开,并寻找去往东鄞的水路。这里的“忽觅”二字传达了一种仓促和迫切的情绪,显示出诗人内心的不舍与急迫。

“一笑轻帆同野渡”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乘船过河的情景,尽管表面上是轻松愉快,但这种平静可能只是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一种无奈的掩饰。紧接着,“频回顾”显示出诗人对于所留之地和亲朋好友的不舍与眷恋。

“吴山越岫俱眉妩”中的“眉妩”用来形容山峦起伏的美丽景色,同时也隐喻了诗人的情感波动。而“何事匆匆分袂去”则直接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不解,诗人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匆忙地分开。

“夫君小隐临烟渚”中,“夫君”指的是与诗人关系亲近的人,这里可能是孙表材。他们选择在一个偏僻的地方隐居,而“临烟渚”则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似乎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逃避。

最后两句,“明夜月华来竹坞。相思处。”通过设定了一个幽静的夜晚场景,月光洒在竹林之中,而“相思处”则点明了诗人对于孙表材的深情和不舍,尽管他们即将分离,但心中的思念之地始终存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离别心理活动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史浩

史浩
朝代:宋   字:直翁   号:真隐   籍贯:明州鄞县   生辰:1106年—1194年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猜你喜欢

杞良妻

一哭长城裂,再哭长城崩。

长城窟中水,夜夜闻啼声。

哀哀双泪血,洒向城上月。

长城若不倾,何由见夫骨。

(0)

贫女叹

妾年八九龄,始知男女别。

十三学女工,穿针向秋月。

十五绣得双鸳鸯,自小不离慈母傍。

有髻不簪金雀钗,有耳不悬明月珰。

朝朝画眉临古井,爱渠百尺波澜静。

水底桃花不见春,愁心乱若青丝绠。

东家女儿花满头,问妾不嫁心焉求。

鹦鹉愿依丹桂老,蟪蛄安识青松秋。

乾坤无情白日短,寂寞空闺绿苔满。

何当约取许飞琼,月明夜夜吹琼琯。

(0)

新柳词

纤腰袅袅春风前,十五女儿真可怜。

天气困人眉不展,也随蚕事学三眠。

(0)

乞巧词

平生甘抱拙,何用天孙巧。

不知柳柳州,年年乞多少。

天孙今夜渡天河,人言天上巧最多。

妾今抱拙不求巧,愿赐拙多宁巧少。

东家巧女如凤凰,罗襦绣得金鸳鸯。

少年嫁夫先得巧,明珠论斗金盈箱。

妾守空闺甘寂寞,苦心不恋东家乐。

却笑天孙长别离,纵使巧多徒尔为。

(0)

房中思

红烛照啼痕,当窗伴孤影。

莎鸡语庭树,长夜心耿耿。

梦寻关山去,不识关山路。

长亭枫叶秋,忆君相别处。

(0)

紫薇花下看月寄友

娟娟海东月,照我紫薇花。

花月相裴回,玉露浮清华。

美人如明珠,流辉隔綵霞。

可望不可即,玩之令人嗟。

安得骑黄鹄,同游太清家。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