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恨不禁听杜宇。买舟忽觅东鄞路。
一笑轻帆同野渡。频回顾。吴山越岫俱眉妩。
何事匆匆分袂去。夫君小隐临烟渚。
明夜月华来竹坞。相思处。还应梦属清江橹。
春恨不禁听杜宇。买舟忽觅东鄞路。
一笑轻帆同野渡。频回顾。吴山越岫俱眉妩。
何事匆匆分袂去。夫君小隐临烟渚。
明夜月华来竹坞。相思处。还应梦属清江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史浩的《渔家傲·留别孙表材》,通过对春天景象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离别所产生的情感波动。诗中“春恨不禁听杜宇”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情境,春天是多情的季节,而杜宇(一种鸟)的鸣叫声往往被古人用来比喻春愁或离别之情。
“买舟忽觅东鄞路”表明诗人在准备离开,并寻找去往东鄞的水路。这里的“忽觅”二字传达了一种仓促和迫切的情绪,显示出诗人内心的不舍与急迫。
“一笑轻帆同野渡”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乘船过河的情景,尽管表面上是轻松愉快,但这种平静可能只是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一种无奈的掩饰。紧接着,“频回顾”显示出诗人对于所留之地和亲朋好友的不舍与眷恋。
“吴山越岫俱眉妩”中的“眉妩”用来形容山峦起伏的美丽景色,同时也隐喻了诗人的情感波动。而“何事匆匆分袂去”则直接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不解,诗人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匆忙地分开。
“夫君小隐临烟渚”中,“夫君”指的是与诗人关系亲近的人,这里可能是孙表材。他们选择在一个偏僻的地方隐居,而“临烟渚”则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似乎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逃避。
最后两句,“明夜月华来竹坞。相思处。”通过设定了一个幽静的夜晚场景,月光洒在竹林之中,而“相思处”则点明了诗人对于孙表材的深情和不舍,尽管他们即将分离,但心中的思念之地始终存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离别心理活动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妾年八九龄,始知男女别。
十三学女工,穿针向秋月。
十五绣得双鸳鸯,自小不离慈母傍。
有髻不簪金雀钗,有耳不悬明月珰。
朝朝画眉临古井,爱渠百尺波澜静。
水底桃花不见春,愁心乱若青丝绠。
东家女儿花满头,问妾不嫁心焉求。
鹦鹉愿依丹桂老,蟪蛄安识青松秋。
乾坤无情白日短,寂寞空闺绿苔满。
何当约取许飞琼,月明夜夜吹琼琯。
平生甘抱拙,何用天孙巧。
不知柳柳州,年年乞多少。
天孙今夜渡天河,人言天上巧最多。
妾今抱拙不求巧,愿赐拙多宁巧少。
东家巧女如凤凰,罗襦绣得金鸳鸯。
少年嫁夫先得巧,明珠论斗金盈箱。
妾守空闺甘寂寞,苦心不恋东家乐。
却笑天孙长别离,纵使巧多徒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