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师飞锡来,七日远荤饮。
欣谐清净谈,中夜未能寝。
师提宝公刀,为我裁古锦。
言归不须忙,溪上冰雪凛。
闻师飞锡来,七日远荤饮。
欣谐清净谈,中夜未能寝。
师提宝公刀,为我裁古锦。
言归不须忙,溪上冰雪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郭祥正与钟山泉禅师相聚的喜悦之情。首句“闻师飞锡来”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禅师突然造访的情景,仿佛禅师携带着修行的行囊,轻盈地踏上了旅途。接着,“七日远荤饮”暗示了禅师在来访前的清修生活,强调了其修行的严谨和对纯净生活的追求。
“欣谐清净谈”表达了两人相遇后,围绕着清净之谈的愉悦交流,体现了他们心灵上的契合与精神上的共鸣。而“中夜未能寝”则通过深夜未眠的情节,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相聚的珍贵与内心的激动。
接下来的“师提宝公刀,为我裁古锦”,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禅师比作拥有宝刀的巧匠,为诗人裁剪出古朴而珍贵的精神锦囊,寓意着禅师对诗人的启发与教诲如同一件艺术品,既古老又珍贵,充满了智慧与灵性。
最后,“言归不须忙,溪上冰雪凛”则以自然景象作为背景,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与禅师的交谈能够持续下去的愿望,即使是在寒冷的冬日,也阻挡不了他们心灵的温暖与交流的热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禅师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与精神互动,以及对清净、智慧与自然美的向往与追求。
去年春上巳,送子珠江南。
愿子岢峨舟,上无樯与帆。
今年小寒食,送子珠江北。
愿子万里身,上有双飞翼。
三岁别妻孥,梦中见颜色。
吴下一舂人,鸳鸯苦无力。
娇女未扶床,呱呱在锦臆。
游札有遗风,伯鸾所朝夕。
昔家梧宫傍,今移拂水侧。
言公昔浣衣,有石方且直。
夫在石东耕,妇在石西织。
节节皆为双,白纻充衣食。
裁成一明月,皎洁终何极。
北辰垂大象,造化实枢机。
吐纳天中黄,群星蒙光辉。
真气贯我身,洪荒如盘羲。
清宵事禹步,斗路无端倪。
灵风吹羽裾,飘飖将安归。
天回九地转,彷佛乘龙螭。
嗟彼世间人,神珠弃污泥。
变诈成功名,英雄诚小儿。
何如长桑君,长咏还虚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