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晞春草细,林远青枫长。
中有沮溺徒,结庐先陇旁。
于焉可耕稼,自牧牛与羊。
搢腰笛竹短,插笠山花香。
犊饱夕言归,濯足涧月凉。
喟彼尘世人,马蹄终日忙。
横眠绿草嫩,肯羡金鞍光。
老农愿卜邻,持鞭白云乡。
招手金华仙,与尔相翱翔。
露晞春草细,林远青枫长。
中有沮溺徒,结庐先陇旁。
于焉可耕稼,自牧牛与羊。
搢腰笛竹短,插笠山花香。
犊饱夕言归,濯足涧月凉。
喟彼尘世人,马蹄终日忙。
横眠绿草嫩,肯羡金鞍光。
老农愿卜邻,持鞭白云乡。
招手金华仙,与尔相翱翔。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在枫林深处,一位隐士悠然自得的生活场景。露水初干,春草细软,远处青枫绵延,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画面。隐士结庐于田间,既可耕作,又可放牧牛羊,生活自给自足,充满了田园生活的乐趣。
诗中通过“搢腰笛竹短,插笠山花香”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隐士的闲适生活。他手持短笛,头戴斗笠,身着山花香的衣物,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傍晚时分,他带着满足与惬意,牵着牛羊回家,洗去一身疲惫,感受月光下的清凉与宁静。
诗人通过对比尘世的忙碌与隐士的悠闲,表达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在绿草如茵的田野上,隐士选择躺卧,享受这份宁静,而非羡慕那些被金鞍装饰的奢华生活。他愿意与老农为邻,共同生活在白云缭绕的山乡之中,与自然和谐共处。
最后,诗人以“招手金华仙,与尔相翱翔”收尾,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希望与仙人一同飞翔于天际,远离尘嚣,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然、简朴生活的赞美与向往。
东风日夕至,倚棹桐江浔。
淅淅打篷雨,渺然动羁心。
老夫起读易,小儿坐鸣琴。
相随二三子,一笑开烦襟。
山家隔溪渚,上有青竹林。
依依出烟火,阁阁飞沙禽。
他乡忽值此,颇似南山岑。
人生若萍梗,况彼霜毛侵。
临流发孤啸,极目江云深。
重阳多雨喜今晴,远渡人从镜里行。
一路青山如送客,几家黄菊待寻盟。
眼中谁有登高赋,云外时闻伐木声。
无酒渊明偏爱饮,四郊香秫正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