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知己》
《送知己》全文
唐 / 李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郡清官舍冷,枕席溅山泉。

药气来人外,灯光到鹤边。

梦秦书印斗,思越画渔船。

掷笏南归去,波涛路几千。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hī
táng / dòng

jùnqīngguānshèlěngzhěnjiànshānquán

yàoláirénwàidēngguāngdàobiān

mèngqínshūyìndòuyuèhuàchuán

zhìnánguītāoqiān

注释
郡:指郡县。
清:清静。
官舍:官员的住所。
冷:清冷。
枕席:枕头和床席。
溅:溅落。
山泉:山涧泉水。
药气:草药的香气。
人外:人烟稀少的地方。
灯光:灯火。
鹤:仙鹤。
梦秦:梦中的秦地。
书印:官印。
斗:争斗。
思越:思念越地。
画渔船:描绘渔船的画。
掷笏:扔下笏板(古代官员上朝时所持的手板)。
南归:向南回家。
波涛:江海的波浪。
路几千:路途遥远,难以计数。
翻译
郡里的官舍清冷,枕席上还留有山泉溅落的痕迹。
药香飘散在人迹罕至之处,灯光照亮了鹤栖息的地方。
在梦中,我仿佛看见秦地的官印在争斗,思绪又飘向越地的渔舟。
我决定扔下笏板,向南方归去,前方的路还被滔滔江水阻隔,不知有多少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清幽的山居生活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开篇“郡清官舍冷,枕席溅山泉”两句,通过对官舍宁静和山泉清澈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下来的“药气来人外,灯光到鹤边”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趣。

中间两句“梦秦书印斗,思越画渔船”,通过梦境中的秦地(可能指的是古代的秦国,或泛指远方)书信和越地(南方地区)的渔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知己的深切思念。这里的“印斗”和“画渔船”,不仅是物象的描绘,也寄寓着诗人的情感。

末尾两句“掷笏南归去,波涛路几千”则转向了行动,诗人似乎在准备告别这片清幽之地,向南方远行,寻访知己。这里的“掷笏”(即投掷笏具,古时官员出门时用的仪仗物)和“波涛路几千”,则是对旅途艰辛的一种暗示。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写,以及对远方知己的思念,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沟通的情怀。

作者介绍
李洞

李洞
朝代:唐   字:才江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猜你喜欢

懊恨曲

懊恨饶家军,常年掠江北。

谁遣渡江来,相呼打兴国。

(0)

将至东阿喜望谷城诸山

一望川原苍莽间,天低风定冻云閒。

河经南堰还归海,路出东阿始见山。

野雪渐消沙隐隐,烧烟初散草斑斑。

遥怜黄石遗祠在,千古高名不可攀。

(0)

送北平省都事樊仲郛赍洪武七年正旦贺表上南京二首·其一

洪武六年冬闰月,省郎入觐自燕台。

边庭拜表千官送,京阙朝正万国来。

班引侍仪宫乐奏,礼成光禄御筵开。

蓟门柳色还相待,应带春光万里回。

(0)

出须阳峡二首·其二

两峡东西互犬牙,一湾寒水净无沙。

野鹿畏人腾绝涧,山猿饮水憩高槎。

老藤翠抱三春叶,阴洞红迷十月花。

夤缘青壁愁无路,独倚蓬窗咏日斜。

(0)

题和溪钓叟幽居

清秋溪上垂纶去,几日城中卖药回。

十载看云高兴在,一时听雨好怀开。

水边薜荔悬青竹,庭下芙蓉照锦苔。

南望白泉深百叠,愿从招隐赋归来。

(0)

奉和廖子谦先生江南舟中酒渴思茶见贻有作

谢公庙前江水清,独雁叫群时一鸣。

雨连远树低欲暗,风飏小舟欹复横。

长吟子夜劳相忆,拟和阳春愧不成。

未应苦渴耽著作,会见君王询长卿。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