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川原苍莽间,天低风定冻云閒。
河经南堰还归海,路出东阿始见山。
野雪渐消沙隐隐,烧烟初散草斑斑。
遥怜黄石遗祠在,千古高名不可攀。
一望川原苍莽间,天低风定冻云閒。
河经南堰还归海,路出东阿始见山。
野雪渐消沙隐隐,烧烟初散草斑斑。
遥怜黄石遗祠在,千古高名不可攀。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将至东阿喜望谷城诸山》描绘了诗人行进途中所见的壮丽景色。首句“一望川原苍莽间”展现出广阔的视野,大地辽阔而苍茫。接着,“天低风定冻云閒”描绘了天空低垂,寒风吹过后,冻结的云朵显得悠闲自在。诗人笔下的河流经过南堰,最终回归大海,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自然的规律。
“路出东阿始见山”点明诗人行踪,离开平原后开始见到连绵起伏的山峦,暗示旅程的转换与景色的变化。接下来,“野雪渐消沙隐隐,烧烟初散草斑斑”,细致地描绘了野外雪景的消融和炊烟袅袅后的土地景象,富有动态感。
最后两句“遥怜黄石遗祠在,千古高名不可攀”,诗人以对黄石遗祠的遥望,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高尚品德的赞美,同时也寓含着对自身无法企及这些伟人成就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交织,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梅花度曲,被多情勾引,枝枝看遍。
暗忆孤山今夜月,疏影横斜镜面。
萼绿凌风,云英怯冷,未放瑶池宴。
人间蜂蝶,也知无计迷恋。
闻道管领多才,清词好句,泥落空梁燕。
好唤蕊珠供彩笔,莫待随风面旋。
千岁蟠虬,双栖么凤,咫尺蓬莱殿。
湖边春暗,料应日日酬劝。
塞楼吹断梅花,晓风瑟瑟添凄咽。
关河万里,烟尘四野,眼前都别。
击楫功名,椎锋意气,是人都说。
问周郎何日,小乔到手,为君赋、酹江月。
休把愁肠暗结。
又相将、鲁云书节。
锦围放密,金樽任满,歌声莫歇。
赢得朝朝,半醒半醉,佯痴佯劣。
尽懵腾,深入无何,管甚须鬓成雪。
自笑声来,骨相无奇,壬三甲三。
觉紫宸班里,都忘故步,维摩室内,添个新参。
壮也不如,老之将至,今日将军战岂堪。
江湖客,况诗肥贾岛,笔瘦王昙。
纷纷纡紫脱蓝。
送水北山人又水南。
喜支离得佚,散材可寿,一丘自足,万象中涵。
脍炙功名,膏盲富贵,举世黄梁梦正酣。
知谁健,且茹芝商岭,饮菊胡潭。
谁家明镜飞空,海天绀碧浮秋霁。
西风淡荡,纤云卷尽,小星疑坠。
宇宙冰壶,襟怀玉界,飘然仙思。
炯灵犀一点,蟾辉万丈,长相射、清清地。
只有桂花长好,照人间、几番荣悴。
年年此夕,持杯嚼露,挥毫翻水。
宝瑟凄清,玉箫缥缈,佩环声碎。
唤谪仙起舞,古今同梦,不知何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