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土长安古道深,潼关依旧接桃林。
使君骢马来何后,道士青牛去莫寻。
春半河山犹寂莫,日长坑阪正崎嵚。
平生冷笑元龙误,老觉求田负寸心。
尘土长安古道深,潼关依旧接桃林。
使君骢马来何后,道士青牛去莫寻。
春半河山犹寂莫,日长坑阪正崎嵚。
平生冷笑元龙误,老觉求田负寸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潼关道中》。诗中通过描绘长安古道的沧桑与潼关的静谧,展现了历史的沉淀和变迁。"尘土长安古道深"开篇即以长安古道的荒凉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为背景,暗示了过往时光的痕迹。"潼关依旧接桃林"则点出潼关的地理位置,连接着桃林,显示出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交融。
接下来的两句"使君骢马来何后,道士青牛去莫寻",通过"使君"和"道士"的形象,寓言性地表达了对过往权贵和隐士踪迹的追寻,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春半河山犹寂莫,日长坑阪正崎岖"进一步描绘了春天景色的寂静和道路的险峻,寓言人生的艰难与世事的无常。
最后两句"平生冷笑元龙误,老觉求田负寸心",诗人以陈登(字元龙)自比,表达对过去豪情壮志的反思,如今年老时感到追求功名利禄有违初衷,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超脱情怀。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晁补之诗歌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