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老自志卑,万事皆云足。
惟念群儿辈,父书不能读。
年老自志卑,万事皆云足。
惟念群儿辈,父书不能读。
这首诗《述怀》由清代诗人刘慎荣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家庭以及教育的深刻思考。
首句“年老自志卑”,诗人以年老为背景,暗示自己内心已不再追求高远的目标,可能是因为岁月的沉淀,让其对生活有了更为平和的理解。这里的“志卑”并非贬义,而是指心态的平和与淡泊,是对人生的一种深刻领悟。
接着,“万事皆云足”,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认为,世间的一切都已经足够,不必再追求更多。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平衡追求,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最后,“惟念群儿辈,父书不能读。”这一句则转向了对子女教育的关注。诗人担忧自己的孩子无法阅读父亲留下的书籍,这既是对子女教育的忧虑,也反映了对传承知识与文化的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的“志卑”不仅体现在个人层面,更延伸到了对家族、文化的传承上。
整体而言,《述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家庭责任的深切关怀,语言质朴而意味深长,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