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芳草复芳草》
《芳草复芳草》全文
宋 / 张良臣   形式: 古风

芳草复芳草,有人孤倚楼。

明月复明月,何处照离洲。

相见渺无期,此恨讵相知。

日暮天寒吹属玉,蛮江豆蔻重重绿。

(0)
注释
芳草:茂盛的草。
孤倚:独自倚靠。
楼:高楼。
明月:明亮的月亮。
离洲:离别之地,小岛。
渺无期:遥无定期,难以预料。
此恨:这种遗憾。
讵相知:怎能了解。
日暮:傍晚。
天寒:天气寒冷。
吹属玉:风吹过玉石般的声音。
蛮江:边远的江。
豆蔻:一种植物,这里形容豆蔻树。
重重绿:层层叠叠的绿色。
翻译
茂盛的芳草连着茂盛的芳草,有人独自倚靠在楼头。
明亮的明月映照着明亮的明月,哪一处能照亮离别的小岛呢?
彼此相见遥无定期,这深深的遗憾谁能真正理解呢?
傍晚时分天色寒冷,风吹过发出玉石般的声响,蛮江两岸豆蔻树丛一片翠绿。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离人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的哀愁。开篇"芳草复芳草,有人孤倚楼"描绘了一幅春草萋萋,楼上有人独自凄凉的情景,已经预示出一种隔绝和寂寞的氛围。

接着"明月复明月,何处照离洲"则是对明月的反复吟咏,以及对远方故土的关切。诗人通过月亮这一共同的自然现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不忍心离别之情。

第三句"相见渺无期,此恨讵相知"直接道出了内心的痛苦,无尽的相思之情与难以实现的团聚愿望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哀愁和无奈。

最后两句"日暮天寒吹属玉,蛮江豆蔻重重绿"则是用景物来进一步渲染这份思念之情。这里的“日暮”、“天寒”营造出一种秋末冬初的萧瑟氛围,而“吹属玉”可能象征着清冷的风声,如同玉石敲击的声音,凄凉而有力。“蛮江豆蔻重重绿”则描绘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水边景色,其中“豆蔻”是一种生长在湿地的小草,它的“重重绿”不仅是自然景象的写实,也可能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如同这不断生长的野草一般,绵密而难以消散。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草、明月和蛮江风光的描写,以及对孤倚楼上人物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一个深陷于思念之中的诗人形象。他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哀愁,这种情感在自然景物的映衬下变得更加沉痛和生动。

作者介绍

张良臣
朝代:宋

张良臣(约公元1174年前后在世)字武子,大梁人,避地家于鄞。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初前后在世。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登进士第。官止监左藏库。笃学好古,室无长物,妻子不免饥寒。性嗜诗,但不强作,或终年无一句,故所作必绝人。学者称雪窗先生。良臣著有雪窗集十卷,《绝妙好词笺》传于世。 
猜你喜欢

夏昼

轻摇羽扇著轻纱,闲汲清泉自煮茶。

缘是夏来无甚雨,小池犹未有荷花。

(0)

杂兴

漫山花发草萋萋,杨柳飞绵水拍堤。

况是客怀禁不得,那堪杜宇耳边啼。

(0)

满江红·其三和徐叔至御带

重到西湖,春拆信、露花酥滴。

倚危栏、湖山佳处,短屏著色。

拟泛一舟苍莽岸,恐伤万里羁游客。

赖款门、修竹有高人,留狂迹。倾盖意,真相得。

诗句里,曾相识。看戛然飞动,笔端金石。

照眼光浮琼液满,断肠翠拥宫靴窄。

问多情、还肯借青鸾,通消息。

(0)

种豆吟

南亩种豆苗,苗稀草犹胜。

农人费锄耘,凶秽何不净。

(0)

张忠靖

尽职倾忠世所稀,舍生取义重伦彝。

昭昭名节标青史,万古流芳天下奇。

(0)

南康县清暑台

子康疏略人皆笑,即墨孤危众所攻。

遇主卒封齐万户,会时犹位汉三公。

二贤养正堪忻慕,百里徒劳且晦蒙。

闲上高台散幽郁,独开襟袖挹清风。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