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斑竹帘》
《斑竹帘》全文
元 / 华幼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湘妃泪洒碧琅玕,剪织疏帘拭未乾。

细缕引风宜隔暑,湿痕含雨欲生寒。

灯前照耀琉璃洁,月下斓斑玳瑁看。

直干尽输兵革用,高堂舒卷莫摧残。

(0)
鉴赏

此诗《斑竹帘》由元末明初诗人华幼武所作,以斑竹帘为题,描绘了竹帘的细腻与雅致。开篇“湘妃泪洒碧琅玕”,以湘妃泪比作竹帘上的点点斑痕,赋予竹帘以情感与生命,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竹帘的独特魅力。接着,“剪织疏帘拭未乾”一句,通过剪裁与编织的过程,表现了制作竹帘的精细工艺,同时暗示了竹帘的湿润状态,仿佛刚刚完成,还未完全干燥。

“细缕引风宜隔暑,湿痕含雨欲生寒”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竹帘的实用与审美价值。细密的竹帘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既能隔绝炎热,又能增添室内的凉爽感;而其表面的湿痕,在雨天时分,更显出一种冷寂与清寒之美。这两句不仅体现了竹帘的物理功能,也融入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灯前照耀琉璃洁,月下斓斑玳瑁看”则将竹帘置于不同的光线之下,展现出其不同寻常的美感。在灯光的照射下,竹帘如同琉璃般晶莹剔透,而在月光的映照下,则呈现出斑斓的色彩,犹如珍贵的玳瑁,增添了竹帘的神秘与高贵气息。

最后,“直干尽输兵革用,高堂舒卷莫摧残”表达了对竹帘的爱护之情。直干象征着竹子的坚韧与刚毅,竹帘作为兵革之用,体现了其在战争中的实用价值。然而,在高堂之上,竹帘应被妥善保管,避免受到损害,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保护。

整首诗通过对斑竹帘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帘的美学价值,也蕴含了对自然、生活以及美好事物的深刻思考与赞美。

作者介绍
华幼武

华幼武
朝代:元   字:彦清   号:栖碧   籍贯:元明间无锡   生辰:1307—1375

(1307—1375)元明间无锡人,字彦清,号栖碧,以诗名于吴中。元末隐居不仕。有《黄杨集》。 
猜你喜欢

丁酉元日示儿

新春喜见甲子日,汝辈岂知丁酉科。

酒少亦呼邻共饮,家寒敢问客能过。

堆床万卷皆可饱,如此一贫吾已多。

忽忆东坡戏赵叟,明年六十奈君何。

(0)

长短句四时问四首·其二

试问夏祝融,何事苦凭陵。

安得金风起天末,大驱凉雨涤炎蒸。

(0)

布谷声中雨一犁,绿蓑青笠两相宜。

陇头枉费驱牛力,旱潦年来未可期。

(0)

桂枝香·其一四明鄞江楼九日

水天一色。正四野秋高,千古愁极。

多少黄花密意,付他欢伯。

楼前马戏星球过,又依稀、东徐陈迹。

一时豪俊,风流济济,酒朋诗敌。画不就、江东暮碧。

想阅尽千帆,来往潮汐。烟草萋迷,此际为谁心恻。

引杯抚剑凭高处,黯消魂、目断天北。

至今人笑,新亭坐间,泪珠空滴。

(0)

龙山会·其一南丰登高

重整登高屐。群玉峰头,万里秋无极。远山青欲滴。

新雁过、缥缈孤云天北。

烟入小桥低,水痕退、寒流澄碧。

对佳辰,惊心客里,鬓丝堪摘。

风流晋宋诸贤,骑台龙山,俯仰皆陈迹。

凭阑看落日。嗟往事、唯有黄花如昔。

醉袖舞西风,任教笑、参差凫舄。

但回首、东篱久负,有谁知得。

(0)

清平乐

柳丝摇露。不绾兰舟住。人宿溪桥知那处。

一夜风声千树。晓楼望断天涯。过鸿影落寒沙。

可惜些儿秋意,等闲过了黄花。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