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
《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全文
宋 / 韩元吉   形式: 词  词牌: 霜天晓角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0)
注释
倚天:一作“倚空”。
两蛾凝黛:把长江两岸东西对峙的梁山比作美人的黛眉。
愁与恨:古代文人往往把美人的蛾眉描绘成为含愁凝恨的样子。
极:穷尽,消失。
塞笛:边笛,边防军队里吹奏的笛声。
当时采石矶就是边防的军事重镇(1161年虞允文曾大败金兵于此)。
闻塞笛,暗示了作者的感触。
谪仙:李白,唐人称为谪仙。
他晚年住在当涂,并且死在那里。
青山:在当涂东南,山北麓有李白墓(据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公墓志》)。
翻译
登上蛾眉亭凭栏望远,只见牛渚山峭壁如削、倚天而立,上有飞瀑千尺悬空奔流,泻入滔滔长江。那眉梢眉尖凝聚不解的愁与恨,到什么时候才能消散?
波涛汹涌的江水正卷起连天怒潮,浪高风急;酒意初退,耳畔便仿佛响起如怨如诉、不绝如缕的塞外悲笛。试问到哪里去才能追寻到谪仙人李白的踪迹?那万重青山外,千里烟波的尽头、郁郁葱葱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元吉的《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它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略带苍凉的山水画面。"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开篇即展现出一幅险峻的山崖临江而立,江水深邃的景象,气势磅礴。"天际两蛾凝黛",以女子黛眉比喻山峰,形象生动,富有女性柔美的意象。

接着,诗人通过"愁与恨,几时极"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人事变迁的感慨,暗示了蛾眉亭所承载的历史沉思。"怒潮风正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动荡不安,与诗人的情感相呼应。"酒醒闻塞笛",借酒消愁后听到边塞的笛声,更增添了离愁别绪。

最后,诗人以设问的方式"试问谪仙何处?"引发读者对李白这样才华横溢诗人的追忆,而"青山外,远烟碧"则以景结情,留下想象空间,让人回味无穷。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展现了韩元吉在山水之间寄托个人情感与历史思考的才情。

作者介绍

韩元吉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南涧   籍贯: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   生辰:1118~1187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等,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莫处士悼诗

乐閒处士老西河,花竹亭台野趣多。

不为功名移志节,每因兴感费吟哦。

义风孝行知谁拟,山色湖光奈尔何。

转首栖霞清梦远,令人怀感动悲歌。

(0)

出郊

雨歇山晴莺乱飞,水清沙暖日晖晖。

竹篱缘路酒帘出,野树涨阴梅子肥。

千里乡心随梦远,一春乐事与人违。

年华过眼惭无补,零落青衫尚未归。

(0)

踏莎行.赠友人

一点灵明,两条坦路。怎生下手如何做。

好教稽首上天堂,莫令失脚游阴府。

日转金乌,月生玉兔。森罗万象同躔度。

劝君休要泥长生,时时牢把金精固。

(0)

蓦山溪

观公形貌,俊爽偏清秀。

慷慨又雄豪,你肯把、清闲拯救。

只知名利,前路做荣华,论文章,说佳吉,衣紫金章绶。

肯来随我,闻早植休咎。

切虑逐波流,但肯还、迷情恋酒。

稍知玄妙,略得悟逍遥,明月里,弄清风,蓬岛同携手。

(0)

金鸡叫.宁海军结金莲社

社结金莲都不晓。金盘献、七珠明了。

金陵河里知多少。要现金光,须得金匙搅。

牵过般密妙。金风内,好香笼罩。金枝玉叶同成俏。

唤出金翁,便做金鸡叫。

(0)

采桑子.述怀

廛中有个修行子,火院难离。只被推辞。

恁不回头候几时。今朝不保来朝事,大限谁知。

可煞愚痴。直待荒郊咬齿儿。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