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暗如烟,飞花飘似霰。
夫居离妇州,妇住思夫县。
各在天一涯,何时得相见?
寄语明月楼,莫贮双飞燕。
垂柳暗如烟,飞花飘似霰。
夫居离妇州,妇住思夫县。
各在天一涯,何时得相见?
寄语明月楼,莫贮双飞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风光图,通过垂柳和飞花来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开篇两句,“垂柳暗如烟,飞花飘似霰”以柔美的笔触勾勒出初春景色,其中“垂柳”象征着春意渐浓,而“飞花”则像是雪花般轻盈,它们共同营造了一种淡远而迷离的氛围。
接着,诗人转入主旨,“夫居离妇州,妇住思夫县”,这里直接抒发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男女主角相隔数百里,但彼此心中只有对方,这种情感的强烈与迫切,如同春日里柳絮和花瓣一般,不可阻挡。
诗人随后提出了问题:“各在天一涯,何时得相见?”这一句流露出无尽的哀愁与不舍。两个词“天一涯”指的是遥远到仿佛隔着天堑,两个人犹如隔世,只能通过想象去触摸对方的身影。这份渴望重逢之情,在春日里显得尤为迫切。
最后,诗人以寄语明月楼和不贮双飞燕作为结束。这两句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月亮常被用来象征思念,而“莫贮”则是告诫自己不要将思念深藏,不要让这份情感在心中沉淀。在这里,诗人似乎是在鼓励自己或对方,即便相隔万水千山,也要将思念之情释放,让它如双飞燕般自由翱翔。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和深切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士人对亲人的深沉思念,以及在春日里这种情感的特殊渲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