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泉一石皆君赐,敢谓山林远庙廊。
鹿洞胜游空旧榻,颍川奇梦有今堂。
厓悬老树冬逾劲,畦引清流岁不荒。
久矣吾衰还策杖,西岩北望拜焚香。
一泉一石皆君赐,敢谓山林远庙廊。
鹿洞胜游空旧榻,颍川奇梦有今堂。
厓悬老树冬逾劲,畦引清流岁不荒。
久矣吾衰还策杖,西岩北望拜焚香。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的《超然堂成二首》中的第一首。邵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超然堂的环境与氛围,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超然境界的追求。
首句“一泉一石皆君赐”,诗人将超然堂的景致比作上天的恩赐,表达了对这里的喜爱之情。接着,“敢谓山林远庙廊”一句,诗人通过对比山林与庙堂,强调了超然堂远离尘嚣的独特之处,暗示这里是一个心灵得以超脱世俗的地方。
“鹿洞胜游空旧榻,颍川奇梦有今堂。”这两句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进一步渲染了超然堂的历史文化底蕴。鹿洞与颍川,都是古代文人雅士游历之地,而今堂则成为了新的文化地标,承载着诗人的梦想与期待。
“厓悬老树冬逾劲,畦引清流岁不荒。”这两句描绘了超然堂周围的自然景观。老树在冬日里更加坚韧,清流四季不断,象征着超然堂的永恒与宁静。这样的景象不仅令人赏心悦目,更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坚定与超然。
最后,“久矣吾衰还策杖,西岩北望拜焚香。”诗人自述年事已高,但仍怀揣着对超然堂的敬仰之情,拄杖前往,向西岩北望,虔诚地焚香。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敬畏,也表达了他内心深处对于超然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超然堂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超然精神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明代文人心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动体现。
肃肃出郊干,行行涉河甸。
子身被王命,驷马辉云电。
览岳停华阴,观都指秦殿。
思子卫泉流,渭浐一以缅。
平生共肝胆,何云异乡县。
况我离骨肉,子也常眷恋。
忆我连枝树,感子同洲雁。
子行四方志,努力思见面。
鸟鸣知天曙,冰泮知天和。
寒崖变吹律,阳渚发鸣葭。
温风戒旦至,淑气应时加。
申瞩暨昏旦,驰情赴幽遐。
连峰睇初景,木杪眺孤霞。
阴雪被高岑,暄波泻平沙。
辨候气有异,触物理无涯。
抚已寡朋与,怀侣独长嗟。
徒攀春岸条,未采中林华。
情惬赏不遗,心旷迹自赊。
久矣敦夙游,不愧在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