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郎别业苕溪上,抱瓮日游溪水边。
花径春晴蝴蝶到,菜畦雨过桔槔悬。
儿童惯识题诗客,鸥鸟常随载酒船。
更说陈琳工笔札,独将文采从戎旃。
省郎别业苕溪上,抱瓮日游溪水边。
花径春晴蝴蝶到,菜畦雨过桔槔悬。
儿童惯识题诗客,鸥鸟常随载酒船。
更说陈琳工笔札,独将文采从戎旃。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张昱的《园隐》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田园生活画面。首句“省郎别业苕溪上”点出主人公的身份——可能是官员的隐居之处,位于苕溪旁。接下来,“抱瓮日游溪水边”形象地写出主人翁每日亲近自然,亲自浇灌的情景,表现出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花径春晴蝴蝶到,菜畦雨过桔槔悬”两句,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春天花开时蝴蝶翩翩飞舞,雨后菜园中汲水灌溉的农具挂起的生动场景,展现了园中的盎然生机和农事活动。
“儿童惯识题诗客,鸥鸟常随载酒船”进一步描绘了田园的和谐氛围,儿童熟悉诗人的来访,鸥鸟也懂得亲近诗人的酒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富有诗意。
最后,“更说陈琳工笔札,独将文采从戎旃”以陈琳的典故收尾,陈琳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此处暗指主人翁虽然身在田园,但仍然保持着文人的才情,寓含着即使身处世事之外,也不忘文学创作的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园隐生活的闲适与文人情怀,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文人身份的坚守。
耳不垂肩不威仪,直竹横木与撑支。
齿不缺角不丰姿,轻锤细凿为琢治。
番人奇嗜诸类此,黔者为妍皙者媸。
獉獉而游狉狉处,半耕半猎贪娱嬉。
冬月兽肥新酿熟,合社饮酒社鬼祠。
酒半角技呈百戏,琴用口弹箫鼻吹。
雄者作健试身手,雌者流媚誇腰肢。
距跃曲踊皆三百,鸡冠断落鸦鬓欹。
舞罢连臂更踏歌,歌声诡异杂欢悲。
乍闻春林哢莺燕,忽然秋冢鸣狐狸。
酒缸不空歌不歇,落月已挂西南枝。
我抚此景转叹息,此辈蠢愚忠义知。
昔曾随我砍贼阵,惯打死仗心不移。
朝廷设屯有至计,莫听奸民鱼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