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常守念孤穷,教养雍容有古风。
为理无名百年赋,至今赤子颂张公。
三年常守念孤穷,教养雍容有古风。
为理无名百年赋,至今赤子颂张公。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张夏山挽词(其四)》,通过“三年常守念孤穷,教养雍容有古风”两句,描绘了张夏山先生在困境中坚守,以古风教养后人的形象。接着,“为理无名百年赋”一句,赞扬了张夏山先生治理有方,虽不求名利,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至今赤子颂张公”则表达了人们对张夏山先生的怀念与敬仰之情,他的事迹和精神至今仍被人们传颂。整体而言,此诗深情地歌颂了一位品德高尚、治国有方的贤者,展现了其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乍停吴榜,指灵山深处,待携筇杖。
吹几阵、料峭东风,唤得得青驴,绕过林莽。
一半斜阳,蚤已挂、古藤萝上。
更松声竹影,引入霞心,佳景难状。莫说图景惝恍。
想当年僧绍,始穷幽赏。
羡煞渺渺禅栖,隔世界由旬,尽刬烦障。
惭愧尘容,且暂领、烟云供养。
约他年,结茅行药,采芝拾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