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园林长新绿,小庭疏雨黄梅熟。
主宾杂坐觞数巡,清言玄论驱烦燠。
座中有客伯牙俦,起抚瑶琴弄寒玉。
初弹秋意满潇湘,再弹忽唱阳关曲;
挥弦捩轸转繁音,往鹤来云节更促。
我闻三湘烟景自苍凉,泪痕斑斑犹在竹;
得君谱入龙门桐,无数离情纷相触。
况复骊歌纤指间,羁人听之泪盈掬。
愿君翻作洞庭声,莫怨孤鸿与寡鹄!
君不见少文动操响众山,又不见中散绝唱广陵寒?
寥寥同调千载难,今遇知音为一弹!
入夏园林长新绿,小庭疏雨黄梅熟。
主宾杂坐觞数巡,清言玄论驱烦燠。
座中有客伯牙俦,起抚瑶琴弄寒玉。
初弹秋意满潇湘,再弹忽唱阳关曲;
挥弦捩轸转繁音,往鹤来云节更促。
我闻三湘烟景自苍凉,泪痕斑斑犹在竹;
得君谱入龙门桐,无数离情纷相触。
况复骊歌纤指间,羁人听之泪盈掬。
愿君翻作洞庭声,莫怨孤鸿与寡鹄!
君不见少文动操响众山,又不见中散绝唱广陵寒?
寥寥同调千载难,今遇知音为一弹!
这首明代诗人张煌言的《赋赠琴师》描绘了夏日园林中的一幕,以清新自然的环境为背景,展现了主人与宾客之间品茗论道、欣赏琴音的雅致生活。诗人赞美了琴师技艺高超,能通过琴声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如初弹的秋意和再弹的离别之曲,都触动了在座者的心弦。诗人感叹知音难觅,将琴师的演奏比作古代名士的绝唱,希望他能创作出如同洞庭湖般广阔深远的乐章,而非仅局限于孤鸿寡鹄的哀愁。最后,诗人鼓励琴师继续创新,因为音乐的共鸣超越了时空,千载难得的知音相遇实属不易。整首诗情感深沉,对琴艺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跃然纸上。
三衢仙人石桥弈,隅坐野樵心自适。
不知柯烂岁月深,人世归来已非昔。
越山客亦樵云中,碧山杳杳云重重。
香炉扪萝春滃郁,若耶涉水秋冥濛。
斧声丁丁响深谷,猿猱鹿豕恒相从。
怀章太守归故里,读书处士栖长松。
古人千载不可见,二公出处谁将同。
君于此计岂长往,草衣芒屩姑从容。
仙人倘遇不须久,归来歌我樵径风。
君居东海国,投犗思钓鳌。
持竿三十年,归来鬓萧骚。
六鳌不可得,动荡空波涛。
跋涉山海间,力费心徒劳。
惟馀诗酒兴,不负平生豪。
朅来三山居,燕坐楼阁高。
开窗纳新月,展席延清飙。
此乐我所嗜,爽气生肤毛。
世人附炎热,反为我辈嘲。
穷冬雨雪途,竹舆替兰桡。
归隐五磊峰,俯视双丸跳。
何当共登览,长啸青云霄。
积雨稍开霁,晴川棹孤舟。
双目豁阴翳,四望馀云收。
轻风生衣袂,洒洒舒烦忧。
桥横落日迥,水与山俱流。
白鸥洲渚凉,黄鸟林塘幽。
十旬九阴雨,兹晴信难求。
美景与心会,及暮犹迟留。
宾朋惬清赏,晤语更献酬。
归途见明月,华颠风飕飕。
厉公予先师,侃侃国髦士。
文词奋白屋,名识动丹扆。
帝乡眷遇殊,曲宴锡丰侈。
青衫何足云,倏忽期显仕。
云何尉苕溪,露泣秋萱死。
朔风撼南极,黄屋继隳圮。
归栖从山云,松柯荫琴史。
泪挥新亭悲,诗穷《黍离》旨。
雪霜转侵凌,故里不可止。
漂泊海东西,生计日彫靡。
暮年赋归欤,幸遂首丘志。
遗经惜无传,嗣续但耘耔。
死别三十春,恨未致一慰。
何当马鬣封,秋菊荐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