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绣芙蓉石榴》
《题绣芙蓉石榴》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芙蓉如面石榴裙,锦帨金针特地真。

若作目前境物会,拈花辜负昔时人。

(0)
鉴赏

这首诗以“题绣芙蓉石榴”为题,由明代诗人释函是所作。诗中以绣品上的芙蓉与石榴为意象,巧妙地融入了对美的追求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芙蓉如面石榴裙”,将绣品上的芙蓉比作女子的脸庞,石榴裙则比喻为女子的衣裳,形象地描绘出绣品的精美与生动。芙蓉的娇艳与女子的美丽相映成趣,石榴裙的鲜艳则增添了几分活泼与生机,展现出绣工的高超技艺和审美情趣。

次句“锦帨金针特地真”,进一步赞美绣品的精致与真实感。锦帨指的是绣品上的锦缎,金针则是指绣制时使用的金线或金银丝线,通过这些珍贵材料的运用,使得绣品更加华美且具有立体感。此句强调了绣工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与技艺的精湛。

后两句“若作目前境物会,拈花辜负昔时人”,则从更深层次上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前半句“若作目前境物会”意味着如果能够理解并欣赏眼前的美好,那么就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意。后半句“拈花辜负昔时人”则是一种反问,暗示了如果只是浅尝辄止地欣赏眼前的美景,可能会错过或遗忘那些曾经给予我们启发与感动的事物。这里不仅是对绣品的赞美,也是对生活、艺术乃至人生的一种哲思,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并从中汲取灵感与力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美的追求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关于欣赏与珍惜的哲学理念。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齿疾未平灸疮正作新诗又至奇韵难当暗忍呻吟强思酬和别披小简盖念短才更竭病怀甘输降款·其一

苍翠一丛湘岸色,问僧求得不嫌多。

重移砌畔新栽石,旋斸庭中旧种莎。

诱引吟情终不尽,装添野景更无过。

明年新笋成林后,袅袅长竿拂树柯。

(0)

秋晚十咏.倚杖

倚杖看修竹,晚林疏雨秋。

砧声村远近,风力鸟沉浮。

愁鬓老前白,闲心物外休。

出门无伴侣,小立看汀鸥。

(0)

似表弟始归寇退之后置酒会亲族坐客即席赋诗次其韵

蓬转生涯四十年,归来华发旧山川。

惊魂仅免走三穴,情话喜同倾四筵。

醉客毛吞怜海窄,诗翁刀奏失牛全。

锦城不似还家乐,姑置行藏莫问天。

(0)

病后戏呈谟老禅师

霜髭病起若相侵,销尽平生未了心。

一事关身俱是梦,万缘弹指已非今。

月林清影元无定,山路幽香不可寻。

唤取汤休共清夜,静听帘雨写鸣琴。

(0)

伟长知县奉议年兄作别十年邂逅于此复有数百里之隔以诗见寄辄次韵为谢

对着青衫下帝宸,十年不与并为仁。

怜君卧困千金骨,笑我行摧四角轮。

老眼相逢俱作客,新诸远寄底惊人。

书来更数无多语,剩欲招携白水滨。

(0)

同丁致远司户游东掖山·其一

不见诗人老郑虔,谁知衣钵此中传。

尚馀杰阁惊人句,更结今秋未了缘。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