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溪劈箭虽云急,截流过者脚不湿。
东山一水人不惊,拟动脚时滩下立。
如何咫尺东山门,在眼可望不可及。
珍公老手但问渠,自有方便令人入。
灌溪劈箭虽云急,截流过者脚不湿。
东山一水人不惊,拟动脚时滩下立。
如何咫尺东山门,在眼可望不可及。
珍公老手但问渠,自有方便令人入。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慧空所作,名为《与珍道者造东山寺前石桥》。诗中描绘了东山寺前石桥的景象,以“灌溪劈箭”、“截流过者脚不湿”等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了水流湍急却无法湿透过桥者的奇妙情景。接着,诗人通过“东山一水人不惊”、“拟动脚时滩下立”等描述,进一步渲染了水势之大,但人们在面对如此壮观景象时却能保持镇定自若的状态。
后半部分,“如何咫尺东山门,在眼可望不可及”表达了对东山寺的向往之情,尽管近在咫尺,却仿佛遥不可及。最后,“珍公老手但问渠,自有方便令人入”则寄寓了对高僧珍公的敬仰,以及通过其智慧引领人们进入佛法之门的期待。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佛法之间微妙联系的感悟。
凭轼下虎关,扬舲下清洛。
川神秘幽姿,灵介破大朴。
壮哉河山固,皆是大禹凿。
舟人歌大禹,水怪不敢作。
功宣欲万祀,人望只如昨。
短哦复长咏,豪举亦哀噱。
梦寐三川胜,使事少行乐。
无雨洗嵩少,春烟淡寥廓。
露色晞平晓,微泫水叶青红。辨远树,有无中。
淡隔雾山容。莺飞草长相思地,番信暗恼东风。
夜雨急,暮云重。渐凋尽香丛。匆匆。
芳游罢,多情旧月,分付与、流萍断蓬。
许十里、烟堤梦到,等闲对、荠麦摇春,冷落吴宫。
南薰未转,缓缓花开,谁问归骢。
寻梦地。浮云去住能记。
回廊步屧静秋尘,醉鬟睡起。
乱流一叶指横塘,依稀鸥鹭沙际。后凋树,曾徙倚。
夕阳缕缕红系。乌栖唱彻客重来,燕迷故垒。
病心不为沼吴颦,鸱夷沉恨江水。
酒边俊侣话旧市。好春光、花径梅里。
倦眼独看人世。剩箫心剑魄,西风凄对。
吹入寒山钟声里。
买陂塘、旋栽杨柳,柳边长聚鸥鹭。
双溪千树村家独,问讯桥名红土。君小住。
爱居士、头衔自把清凉署。浮生未误。
看风月情怀,烟霞痴痴,高卧此林坞。
人间世,第宅王侯几许。夕阳芳草无主。
云山四壁堆图画,移取神仙家具。花影度。
听弹瘦湘弦,一鹤来微步。柴门日暮。
但枯笠寻诗,瘿瓢贳酒,三两素心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