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虏使再至喜而有作》
《虏使再至喜而有作》全文
明 / 刘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北使成群去复来,喧传欲奉上皇回。

悬河涕泪经年尽,匝地风尘一旦开。

福德果符休士兆,英雄空抱救时才。

只愁猾虏多翻覆,早迓鸣鸾入紫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使shǐzàizhìéryǒuzuò
míng / liú

běi使shǐchéngqúnláixuānchuánfèngshànghuánghuí

xuánlèijīngniánjìnfēngchéndànkāi

guǒxiūshìzhàoyīngxióngkōngbàojiùshícái

zhīchóuhuáduōfānzǎomíngluántái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溥的《虏使再至喜而有作》描绘了使者频繁往来的情景,传达出国家局势变化的信息。首句“北使成群去复来”,形象地写出使者络绎不绝,反映出外交活动的活跃。次句“喧传欲奉上皇回”则暗示了上皇可能即将回归,这无疑是一大喜讯。

第三句“悬河涕泪经年尽”,以夸张手法形容长期的忧虑和期待终于结束,泪水如悬河般流淌的场景,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的悲痛和期盼得以缓解。第四句“匝地风尘一旦开”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转变,风尘满天的压抑一扫而空,象征着和平的到来。

第五句“福德果符休士兆”表达了对上皇归来的吉祥预兆的肯定,认为这是上天赐予的福祉。然而,第六句“英雄空抱救时才”又透露出一丝惋惜,暗示了那些有才能的英雄未能及时施展抱负,救国于危难之中。

最后一句“只愁猾虏多翻覆,早迓鸣鸾入紫台”再次强调对敌人的警惕,担心他们反复无常,希望早日迎接上皇安全归来,回到皇宫(紫台)。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喜悦,又有忧虑,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和平的渴望。

作者介绍

刘溥
朝代:明

苏州府长洲人,字原博。祖、父皆以医得官。宣德初,以善医授惠州局副使。后调太医院吏目。博通经史,精天文律历之学,亦善画工诗,与晏铎、王淮、汤胤绩、苏平、邹亮、蒋忠等号“景泰十才子”,常被推为盟主。有《草窗集》。 
猜你喜欢

丙申八月出都寄曾芷潭编修·其一

一日归程千日筹,今朝真个渡芦沟。

国门乍出犹疑梦,乡思重生不带愁。

马足正骄黄叶路,诗名权让白云楼。

临流自笑私窥镜,帽影鞭丝别是秋。

(0)

豫让桥

一溪烟树冷萧萧,残魄凭谁唱《大招》。

终古英雄无片壤,祇今国士有遗桥。

生逢知己身何惜,死为酬恩泪不消。

千载汾河呜咽水,西风吹作越江潮。

(0)

钱江晚行

海角孤云白,澄空万顷波。

江声回夜月,帆影上秋河。

岸出鱼龙伏,船鸣雁鹜过。

明朝看山色,知是富春多。

(0)

湘潭口号

暮云亭子接朝云,行过昭潭百里分。

十四年前江口泊,酒楼筝笛不堪闻。

(0)

君山守风遂登山望湖拜湘君祠墓因至寺中观后蜀时诸铁器

湖头夜半来腥风,山云横卷波掀空,军声十万鸣空中。

晓视湖风声更恶,黑云如山压山角。

山灵招客青堪握,爱山遂作看山行。

放眼不辨湖山青,混茫一片秋云横。

洞庭汪洋八百里,挹之不过一瓢水。

青山如发湖心起,山头梵宇凝霏烟。

湘君墓下蛟鼍眠,萧萧泪竹围墓田。

铁色黝然中古器,藓花剥落谁辨识。

时代荒唐等游戏,浩渺钟声入乱流。

巨涛撼山拍欲浮,朗吟直挟飞仙游。

(0)

暮春以事诣圆明园趋公既罢因览西郊形胜最后过澄怀园和内直友人春晚退直诗·其五

警跸闻传膳,枢廷述地方。

宸游兼武备,大典在官长。

禁额如云起,仙人隔仗望。

万重珊翠里,不数尚书郎。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