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鸟怨春归,一声声切。蓂荚初生两三叶。
征鞍何处,撩乱杨花如雪。鹊声头上,喜来时节。
香篆半销,寿波重酌。玉带金鱼坐中客。
幕天席地,便是仙家日月。试从今后,数蟠桃结。
啼鸟怨春归,一声声切。蓂荚初生两三叶。
征鞍何处,撩乱杨花如雪。鹊声头上,喜来时节。
香篆半销,寿波重酌。玉带金鱼坐中客。
幕天席地,便是仙家日月。试从今后,数蟠桃结。
这首金末元初的词作《感皇恩·杨成之生朝四月初三日》是李俊民为好友杨成之的生日所作,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氛围,寄寓了对友人生辰的祝福与感慨。词的上片以“啼鸟怨春归”起笔,形象地表达了对春光流逝的惋惜,鸟儿的啼鸣声声切切,如同对春去的哀怨。接着写到蓂荚(一种植物,叶子初生时呈两片)和纷飞的杨花,营造出一种落英缤纷的景象,暗示时光匆匆。
“征鞍何处”暗示友人行踪不定,而“撩乱杨花如雪”则进一步渲染离别后的寂寥。随后,“鹊声头上,喜来时节”转而带来一丝喜庆,寓意友人生日的到来,如同喜鹊报喜,带来了欢乐。
下片继续围绕祝寿主题,写香篆燃烧,酒杯重斟,宴会上贵客盈门,气氛热烈。词人以“玉带金鱼”形容宾客的身份显赫,而“幕天席地”则展现出豪放不拘的宴饮场景,仿佛置身仙境。最后,词人祝愿友人长寿,期待未来的岁月里能共享蟠桃盛宴,寓意长命百岁。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春日的感怀,又有对友人生辰的祝贺,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金末元初词人的深厚才情。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
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嚬轻笑浅。
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
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
蚤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