蠲赈时希泽,翻为寇藉词。
古来贤牧意,常切小民咨。
睯死诚堪痛,贪生更可危。
春陵仁者语,感叹杜公诗。
蠲赈时希泽,翻为寇藉词。
古来贤牧意,常切小民咨。
睯死诚堪痛,贪生更可危。
春陵仁者语,感叹杜公诗。
这首诗表达了对地方官员治理方式的深刻反思与感慨。首句“蠲赈时希泽,翻为寇藉词”指出在减免赋税和赈济灾民之时,本应是惠及百姓的好事,却反而被一些不法之徒利用,成为他们作恶的借口。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权力滥用和道德沦丧的问题。
接着,“古来贤牧意,常切小民咨”提到古代优秀的统治者总是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他们的政策和行动常常能解决民众的疾苦。这句诗通过对比古代与现实,表达了对当前官员治理方式的不满与期待。
“睯死诚堪痛,贪生更可危”则进一步揭示了人性中的善恶两面。一方面,面对死亡的威胁,人们会感到悲痛,表现出人性的善良一面;另一方面,为了苟且偷生,人们可能会做出危害他人或违背道德的事情,显示出人性中的贪婪与危险。
最后,“春陵仁者语,感叹杜公诗”引用了历史上的仁者言论,并以杜甫的诗歌作为感叹的载体,表达了对仁政的向往和对当前社会状况的忧虑。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和引用,深刻揭示了社会问题的根源,并呼吁社会回归仁爱与公正的价值观。
一壑违遂初,谬干有司试。
二帙通闺籍,执戟聊需次。
三守尚书郎,屏营虞吏议。
四迁剖符竹,遂领东方骑。
五子散中原,幽怀谁予寄。
六奇内惭寡,儋圭焉所觊。
七发既未工,安能令纸贵。
八翼衡天门,畴为折其翅。
九辨哀屈生,独洒咸阳泪。
十载冠惠文,徘徊能无愧。
百折冲波间,锋锷尽排坠。
千石俄已逾,秋风发归计。
万分竟何补,寥落身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