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壑违遂初,谬干有司试。
二帙通闺籍,执戟聊需次。
三守尚书郎,屏营虞吏议。
四迁剖符竹,遂领东方骑。
五子散中原,幽怀谁予寄。
六奇内惭寡,儋圭焉所觊。
七发既未工,安能令纸贵。
八翼衡天门,畴为折其翅。
九辨哀屈生,独洒咸阳泪。
十载冠惠文,徘徊能无愧。
百折冲波间,锋锷尽排坠。
千石俄已逾,秋风发归计。
万分竟何补,寥落身后事。
一壑违遂初,谬干有司试。
二帙通闺籍,执戟聊需次。
三守尚书郎,屏营虞吏议。
四迁剖符竹,遂领东方骑。
五子散中原,幽怀谁予寄。
六奇内惭寡,儋圭焉所觊。
七发既未工,安能令纸贵。
八翼衡天门,畴为折其翅。
九辨哀屈生,独洒咸阳泪。
十载冠惠文,徘徊能无愧。
百折冲波间,锋锷尽排坠。
千石俄已逾,秋风发归计。
万分竟何补,寥落身后事。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在青州时所作,以数字串联起个人经历与感慨,展现出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际遇的深刻反思。
首句“一壑违遂初”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对当前处境的不满,“谬干有司试”则流露出对官场的无奈与讽刺。接下来的“二帙通闺籍,执戟聊需次”,描述了诗人家庭生活与暂时的官场角色,透露出一种矛盾与妥协的心态。
“三守尚书郎,屏营虞吏议”中“三守”暗示了诗人曾多次担任尚书郎之职,而“屏营虞吏议”则反映了他对官场政治的谨慎与警惕。接着“四迁剖符竹,遂领东方骑”描绘了诗人官职的升迁与军事指挥的经历,但“五子散中原,幽怀谁予寄”一句,又将情感转向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孤独。
“六奇内惭寡,儋圭焉所觊”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与地位的自我审视与不满,“七发既未工,安能令纸贵”则通过比喻,表达了对创作成就的自我怀疑。“八翼衡天门,畴为折其翅”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权力与命运的无力感,“九辨哀屈生,独洒咸阳泪”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哀伤与无奈的情绪。
最后,“十载冠惠文,徘徊能无愧”总结了诗人十年官宦生涯的回顾与反思,“百折冲波间,锋锷尽排坠”、“千石俄已逾,秋风发归计”表达了对过去努力与未来的期待,“万分竟何补,寥落身后事”则以悲观的视角,思考着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数字为线索,串联起诗人从官场到家庭,再到个人情感与创作的多维度体验,深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自我认知的深入思考与复杂情感的细腻表达。
我有双剑恨不斩虹霓,虹霓日日天东横隔断,山东雨暗山西晴,良田六月尘埃生。
官家租税乏供给,胥吏打门朝暮声。
安得封书奏明主,下诏即免今年徵。
君不闻府帖昨夜来点兵,汉官政化今又更,令民卖牛买剑东南征。
伤哉大旱政如此,何不蠲租罢战纾民情。
为邦乃以民为本,本固未必邦家倾。
呜呼本固未必邦家倾,安民不战四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