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谷不生豆苗,蒸砂岂能成饭。
大通智胜如来,一个担板底汉。
钟谷不生豆苗,蒸砂岂能成饭。
大通智胜如来,一个担板底汉。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颜所作的《颂古》系列之一。诗中以日常生活中的两个现象作比,形象地表达了对佛法和修行的理解。"钟谷不生豆苗"比喻佛法高深之处不会生长世俗的欲望或执着,"蒸砂岂能成饭"则暗示仅凭外在形式或方法无法直接得到佛法的收获。接下来,诗人将"大通智胜如来"与"一个担板底汉"相对照,意在说明真正的智慧和觉悟并非来自身份地位,而是源于内心的彻悟,即使是看似平凡的人也可能具有大智慧。整体上,这首诗寓言式地传达了佛教关于修行和智慧的深刻见解。
君子秉高志,夙负冰玉姿。
斋居静无哗,玩习书与诗。
兢兢日自省,名贤为之师。
力行务忠信,跬步恐或违。
讲授资劘切,宁敢怀自欺。
黾勉竟朝夕,念兹复在兹。
弘毅期远到,一息罔有亏。
作辍或靡常,德业因以隳。
况乃托戚里,忠孝实所资。
嘉猷思献纳,仰图赞雍熙。
作诗匪为颂,庶以效箴规。
城中七月犹炎暑,城下归人趁行侣。
十年为客忆东吴,一日辞亲发南楚。
楚江吴江路几多,扬帆处处尽经过。
琵琶亭边有明月,长干门前闻踏歌。
千里苏台在行目,忽度枫桥到乡曲。
顾瞻桑梓杂悲欢,纷引亲朋问寒燠。
吴中归日嘉可游,知君未得久淹留。
晚岁还为越乡叹,他州重有倚门愁。
严冬朔风劲,草木俱凋瘁。
气机运无停,奄属贞元际。
寒梅动根荄,勃勃出生意。
鲜葩皎玉雪,芳馨播天地。
清素自厥赋,宁效夭桃媚。
君子禀至性,兹植夙所契。
幽斋坐相对,中怀净氛滓。
相忘主与宾,讴吟舒泄泄。
朅来玉堂馆,念之心弗寘。
谁写当座隅,悠然见高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