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越州·其二》
《忆越州·其二》全文
宋 / 张士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平湖八百里多奇,君曾纵赏无馀遗。

不知风月谁为主,夷犹未必如当时。

(0)
注释
平湖:大型湖泊。
八百里:极言湖面广阔。
纵赏:尽情欣赏。
馀遗:遗漏,未尽。
风月:泛指美好的自然景色和情感。
谁为主:归属何人所有。
夷犹:悠闲自在的样子。
未必:不一定。
当时:从前,指过去的时光。
翻译
广阔的平湖有八百里之大,你曾经尽情欣赏,没有遗漏任何美景。
如今却不知这风月景色属于何人,悠闲漫步可能已不如当时的感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和情怀。开篇“平湖八百里多奇”,便是以壮丽的景象展现了越州的自然美景,既展示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也映射出一种宏大的气势。“君曾纵赏无馀遗”则透露出诗人曾经在这里游历过,并且全神贯注地欣赏着每一处风光,没有任何遗漏。

然而,在“不知风月谁为主”这句中,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哲思。风和月是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但在这里,它们似乎已经超越了常人的感知范围,变得神秘而难以捉摸,让人怀疑它们究竟归属于谁的掌控之下。

最后,“夷犹未必如当时”一句,则是诗人对于过去与现在的一种比较。"夷犹"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古代遗留下来的风物,而“未必如当时”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某种不满或者怀旧之情,暗示着即便是那些美好的记忆,也无法与当年相比。这既是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常感,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一种深沉感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越州这片土地的深切情怀,以及他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张士逊
朝代:宋

(964—1049)光化军乾德人,字顺之,号退傅。太宗淳化三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侍御史。仁宗时以枢密直学士判集贤院。天圣六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曹汭狱事起,得罪太后,遂罢知江宁府。明道初再入相,次年坐事罢,出判许州,徙河南府。宝元初,复入相,封郧国公。康定年间,朝廷多事,机务悉委之,但无所建明,为谏官韩琦所论,封邓国公致仕。卒谥文懿。
猜你喜欢

题画梅·其一

香信初传岭外春,相看疑喜复疑颦。

游踪尽过溪桥去,处处花枝胜美人。

(0)

开原八景·其三石塔晓钟

花宫欲曙露华清,枕上疏钟夜夜声。

谩道五更人尽睡,羁人起听最分明。

(0)

空楼哭亡姊

绿槐影里露幽扉,寂寞楼头落照微。

此地独来空绕树,几时别去更牵衣。

风停虚幌神灵在,雨坏幽苔泪迹稀。

谁语愁心向梁燕,故巢莫作一双飞。

(0)

行路难·其五十一

老僧多病苦修偏,课诵行禅夜不眠。

更荷慈悲留过客,为怜单被自装绵。

(0)

行路难·其三十三

严城背日客心哀,往事凄凉对劫灰。

江右、岭南千古恨,不堪回首郁孤台!

(0)

哭峡江曾二云老师·其一

凶问初传暗里惊,闽关趼足为谁行?

踏穿岭表三山近,望到天隅一柱倾!

沧海未能容信国,白头毕竟丧真卿!

同时义士吞声泣,不为门墙独惨情!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