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山水兴有馀,欲买名山都无价。
吴绫装池盈尺幅,千里烟岚此中化。
置之五岳伯仲间,若非东岱即西华。
巀嶪笋尖碧玉削,每有白云出其罅。
陡涧悬崖若无路,略彴几板凌空架。
下有泠泠珠玉声,俯瞰始见清波泻。
谷转荒村绿树丛,掩映竹篱与茅舍。
苍松皆作老龙鳞,盘拿不祈斤斧赦。
仄仄曲径相通处,别有轩萧水云榭。
省我游历蜡双屐,更无须向山灵借。
常住是中读我书,何用劳劳说消夏。
平生山水兴有馀,欲买名山都无价。
吴绫装池盈尺幅,千里烟岚此中化。
置之五岳伯仲间,若非东岱即西华。
巀嶪笋尖碧玉削,每有白云出其罅。
陡涧悬崖若无路,略彴几板凌空架。
下有泠泠珠玉声,俯瞰始见清波泻。
谷转荒村绿树丛,掩映竹篱与茅舍。
苍松皆作老龙鳞,盘拿不祈斤斧赦。
仄仄曲径相通处,别有轩萧水云榭。
省我游历蜡双屐,更无须向山灵借。
常住是中读我书,何用劳劳说消夏。
这首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山景图。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川之美,以及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首先,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山水的浓厚兴趣,感叹名山无价,即便如此,仍渴望能拥有它们。接着,他通过“吴绫装池盈尺幅”,将千里烟岚浓缩于一尺画布之中,展现出画家的高超技艺和对自然景色的深刻理解。
“置之五岳伯仲间,若非东岱即西华”一句,将这幅画作与五岳相提并论,强调了其艺术价值。接下来的描写,如“巀嶪笋尖碧玉削,每有白云出其罅”,细致描绘了山峰的形态与云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陡涧悬崖若无路,略彴几板凌空架”则展示了山中的险峻与巧妙的人工设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随后,“下有泠泠珠玉声,俯瞰始见清波泻”,通过声音与视觉的结合,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让读者仿佛能听到流水的声音,看到清澈的水流。
“谷转荒村绿树丛,掩映竹篱与茅舍”,描绘了山谷中村落的宁静与和谐,竹篱与茅舍的点缀,增添了生活气息。最后,“苍松皆作老龙鳞,盘拿不祈斤斧赦”,通过比喻,赞美了松树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保护。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也体现了他对艺术创作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弘历成功地将夏日山景的壮丽与宁静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与和谐。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