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所知·其二》
《哭所知·其二》全文
清 / 李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子作巴猿哭,长音塞雁闻。

异乡谁料理,行路致殷勤。

白日累臣罪,黄沙志士坟。

泥涂无限泪,沈痛一呼君。

(0)
鉴赏

这首诗《哭所知(其二)》是清代诗人李锴所作,通过哀婉的笔触,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悼念与对社会不公的感慨。

首联“子作巴猿哭,长音塞雁闻”,以巴猿的哀鸣和雁群的长鸣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仿佛连远方的雁群都能感受到这份哀伤。巴猿的啼哭声凄厉,而雁群的长鸣则显得更加深远,两者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强烈的悲伤氛围。

颔联“异乡谁料理,行路致殷勤”,诗人在此表达了对逝者在异乡无人照料的担忧,同时也流露出对生者在旅途中的关怀与思念。这两句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生者生活状态的关切,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

颈联“白日累臣罪,黄沙志士坟”,将目光转向社会现实,揭示了当时社会中正义之士遭受不公待遇的残酷事实。白日象征光明与公正,却成了被压迫者的罪名;黄沙象征荒凉与冷漠,却埋葬了志士的理想与热血。这一对比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与对正义的呼唤。

尾联“泥涂无限泪,沈痛一呼君”,诗人以“泥涂”形容社会环境的污浊与艰难,无数的眼泪凝聚着无尽的痛苦与哀思。最后的“一呼君”则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正义的呼唤,希望有人能听到这沉痛的呼声,共同为改变社会现状而努力。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哀思与社会批判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社会公正的强烈追求。

作者介绍

李锴
朝代:清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猜你喜欢

和罗峰郊坛一首

万世承祧归圣哲,一时匡弼备公孤。

嘉谟入告君无忝,尸素优游独愧吾。

(0)

伊吾绝句·其七

艳阳刚得见新红,到眼韶华一瞬空。

自是天公悭雨露,却教桃李盼春风。

(0)

南湖道中

卵色天光玉色山,南湖秋草锦云斑。

黄牛舐犊眠沙软,白鸽将雏绕舍闲。

古戍有楼临永畔,新醅无望出林间。

缠头亦解华言好,笑指连城入市阛。

(0)

因委查哈密新屯水源开渠入山,题诗四首·其四雪莲坪

群山嶒峨岭西东,山势峥嵘形不同。

扑面轻飙秋夕里,凝眸积雪腊辰中。

灵泉波浪疑通海,峡水潆洄若挂空。

往日狂流归野潦,于今畎亩羡施功。

(0)

三台道上

稻草高于屋,泥垣白板扉。

鸡豚过社少,牛马入秋肥。

漠漠田千顷,阴阴木四围。

此乡风景异,不见塞尘飞。

(0)

气候六首·其五

阴山北望五单于,地与南疆迥自殊。

八月西风吹雪到,无端一夜失枌榆。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