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九死幸逃灾,偏向天涯哭汝来。
可惜杜陵忧国老,谁闻庾信过江哀。
途穷转似重泉慰,身贱难言一代才。
自此樵川春不醒,紫云零落八闽台。
微生九死幸逃灾,偏向天涯哭汝来。
可惜杜陵忧国老,谁闻庾信过江哀。
途穷转似重泉慰,身贱难言一代才。
自此樵川春不醒,紫云零落八闽台。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为悼念友人张孝廉际亮所作的《哭张孝廉际亮四章》中的第四章。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切哀悼和对其才华的惋惜之情。
首句“微生九死幸逃灾”,诗人以自谦之语开篇,表达了自己在历经生死之后,侥幸逃脱灾难的心境。接着,“偏向天涯哭汝来”一句,情感陡然转向哀痛,诗人不远万里来到友人逝去之地,悲痛欲绝地哭泣,展现了对友人去世的深切哀悼。
“可惜杜陵忧国老,谁闻庾信过江哀。”这里引用了杜甫(字子美,世称杜陵)和庾信(南北朝时期文人)的典故,分别表达了对友人忧国忧民情怀的赞美和对友人去世后无人能理解其哀伤的感慨。杜甫晚年忧国忧民,庾信则因南北分裂而哀叹,诗人将友人与这两位历史上的伟大文人相提并论,既是对友人文学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其高尚人格的赞扬。
“途穷转似重泉慰,身贱难言一代才。”这两句进一步抒发了对友人去世的哀思。诗人认为,在友人生前,尽管道路艰难,但他的存在如同深埋地下的泉水,给予人们慰藉;然而在他去世后,由于身份地位的限制,难以表达出对友人才华的真正敬仰和惋惜。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虽生前默默无闻,却拥有卓越才华的深刻认识和遗憾。
最后,“自此樵川春不醒,紫云零落八闽台。”这两句描绘了友人去世后,诗人仿佛失去了生命的色彩,春天不再醒来,紫云散落,象征着友人的离去给诗人带来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和内心的空虚。同时,“八闽台”可能指的是友人去世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地理距离带来的哀痛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引用,深情地表达了对友人的哀悼和对其才华的追忆,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