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忝专城奉六条,自怜出谷屡迁乔。
驱车虽道还家近,捧日惟愁去国遥。
朱户昨经新棨戟,风帆常觉恋箪瓢。
江天夜夜知消息,长见台星在碧霄。
忽忝专城奉六条,自怜出谷屡迁乔。
驱车虽道还家近,捧日惟愁去国遥。
朱户昨经新棨戟,风帆常觉恋箪瓢。
江天夜夜知消息,长见台星在碧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肇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途中思念家乡和朋友的情感。诗中的意境淡远,情感真挚,但也流露出一丝无奈。
"忽忝专城奉六条",这里的“六条”可能是指某种命令或通知,诗人需要依照执行。"自怜出谷屡迁乔"则表现了诗人的不情愿和内心的哀伤,他不得不离开山谷,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悲哀。
"驱车虽道还家近,捧日惟愁去国遥"中的“捧日”形象生动,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尽管车行在通往家的道路上,但他内心的忧虑却随着离家越远而增长。
"朱户昨经新棨戟,风帆常觉恋箪瓢"中,“朱户”指的是带有红色装饰的大门,或许是官府之门,而“棨戟”则是古代的兵器,这里可能暗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风帆常觉恋箪瓢"表达了诗人对船行生活的依恋,箪和瓢都是古时旅行中的用具。
"江天夜夜知消息,长见台星在碧霄"则是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来获取信息。在夜晚,他仰望着星空中的“台星”,这或许是他与远方家乡和朋友保持联系的一种方式。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诗人在旅途中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孤独与向往。
一说不从有武涉,再说不从有蒯彻。
汉王始终遇我厚,此语鬼神应泣血。
前年夺军在成皋,今年夺军在定陶。
主上猜嫌亦已甚,怡然就国无牢骚。
岂知兔死烹功狗,假王真王总不久。
掀天事业振中原,到头不脱儿女手。
越兮布兮同见夷,灭楚才过十载期。
依然成败两俱尽,愧使重瞳地下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