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钗交影银屏叠。夕阳移上鬘云湿。斜立小阑干。
粉花红半圈。青螺三角小。点点春幡袅。
行近问鹦哥。前头曾见么。
玉钗交影银屏叠。夕阳移上鬘云湿。斜立小阑干。
粉花红半圈。青螺三角小。点点春幡袅。
行近问鹦哥。前头曾见么。
这首《菩萨蛮》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娇羞。开篇“玉钗交影银屏叠”,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视觉效果,将女子佩戴的玉钗与银屏交织的光影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接着,“夕阳移上鬘云湿”一句,不仅描绘了夕阳映照在女子发饰上的景象,还通过“湿”字暗示出一种湿润、朦胧的美感,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斜立小阑干,粉花红半圈”两句,进一步刻画了女子的姿态美与环境的和谐,粉花的点缀与女子的红妆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羞涩的氛围。而“青螺三角小,点点春幡袅”则通过比喻和细节描写,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发髻的精致与轻盈,以及春幡随风飘动的动态美,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最后,“行近问鹦哥,前头曾见么”两句,以对话的形式,增添了故事性与趣味性,仿佛是女子在与身边的鹦鹉(或象征着陪伴的鸟儿)交流,询问是否见过某人或某物,这种互动不仅丰富了场景,也暗示了人物之间的情感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美丽、娇羞且充满生活气息的女子形象,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女性美的独特审美情趣和细腻情感的捕捉能力。
将相宁有种,坚子半成名。
蚍蜉切莫撼树,听我短歌行。
薄俗人奴笞骂,末路妇人醇酒,一笑万缘轻。
夫子知我者,试与说生平。斫豪猪,炙走兔,掣长鲸。
群儒龌龊可笑,我自习纵横。
明发西风削草,且约博徒会猎,小趁一秋晴。
须作猬毛磔,箭作饿鸱鸣。
恒岳生申,恰黍谷、阳回时候。
沙堤上、弧悬相府,光腾宝甃。
万国河山平似掌,九天花鸟纷如绣。
正黄扉、暂阖衮衣闲,娱清昼。房与杜,齐台斗。
李与杜,豪诗酒。算文章勋业,公俱不朽。
八饼茶分龙凤碾,万钉带压蛟螭钮。
看无边、红烛下朝来,为公寿。
山光水态,浓淡上烟扉。
菊摇暗壁,蛩语坏廊,人卧萧帏。
停碧箫,歇翠斝,檀奴懒,况小窗、风月应知。漫凄其。
床头尚有龙泉,从君且订交期。
戏作药名艳体,闲检方书,写上香辞。
临欲去,日影矬,茶烟飏渐稀。
好风凉夜,新月疏桐。一年前事尚濛濛。
记曾避暑,梁孝园中。野塘水碧,古寺墙红。
溪友词客,雨笛霜篷。弄人衫子钓丝风。
别来一载,憔悴江东。南湖鱼鸟,定也怜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