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吴宁台柬梓材台在东阳县廨后园》
《登吴宁台柬梓材台在东阳县廨后园》全文
清 / 许传霈   形式: 古风

吴宁有高台,台名吴宁建。

南唐迄有明,累朝勤葺缮。

我居台之西,楼阁列灿烂。

倒影入池塘,波平揩匹练。

桃柳数十株,荫密新栽遍。

花落閒扑窗,絮飞徐沾砚。

旅子知昼长,抛卷神初倦。

邀客登斯楼,风光来面面。

层磴架岧峣,危槛复盘旋。

山翠压城高,岭石补云断。

春色明媚时,一时经百变。

田野扇和风,耒耜集芳甸。

遗爱在此间,古今人如见。

况移孝作忠,盛名犹炳焕。

以此教斯民,斯民饥渴愿。

须臾起晚炊,郭外斜阳半。

驱犊归家家,柴门蒸麦饭。

相聚话使君,农欢妇无叹。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吴宁台的壮丽景色与浓厚的人文气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台前池塘的清澈、桃柳的繁茂、花絮的轻盈以及旅人的悠闲。登高望远,山色与城市相映成趣,春色变换中,田野的和风与农人的劳作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诗中还蕴含了以孝为忠的教化思想,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怀念与敬仰。

诗中“吴宁有高台,台名吴宁建”开篇点题,引出吴宁台的历史背景。“南唐迄有明,累朝勤葺缮”则强调了这座台历经多个朝代的修缮与维护,体现了其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

“我居台之西,楼阁列灿烂”描绘了诗人所处的位置,以及周围建筑的辉煌。“倒影入池塘,波平揩匹练”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水面上的倒影之美。“桃柳数十株,荫密新栽遍”则赞美了树木的生机勃勃。“花落闲扑窗,絮飞徐沾砚”描绘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增添了诗的意境。

“旅子知昼长,抛卷神初倦”表现了旅人在宁静环境中的放松与享受。“邀客登斯楼,风光来面面”则体现了诗人与友人的相聚之乐。“层磴架岧峣,危槛复盘旋”描绘了登台过程的艰难与壮观。“山翠压城高,岭石补云断”展示了山川之美与云雾的变幻。

“春色明媚时,一时经百变”总结了春天的多变与美丽。“田野扇和风,耒耜集芳甸”描绘了农事的繁忙与丰收的希望。“遗爱在此间,古今人如见”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怀念。“况移孝作忠,盛名犹炳焕”则提出了以孝为忠的教化思想。“以此教斯民,斯民饥渴愿”表达了对民众的关怀与期望。

最后,“须臾起晚炊,郭外斜阳半”描绘了日暮时分的景象,“驱犊归家家,柴门蒸麦饭”展现了农人生活的简朴与满足,“相聚话使君,农欢妇无叹”则体现了邻里间的和谐与欢乐。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道德教化,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作者介绍

许传霈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黄苍岳改官闽藩

蓟门卮酒重歌骊,闽海新承宠命时。

历块岂应淹骥足,入宫元自妒蛾眉。

西来短剑冲星冷,南望长天去鸟迟。

故里蓬蒿芜没久,看君河润到冲茨。

(0)

送谢绎梅光禄使晋藩哀册

仙使新衔帝命哀,霓旌西指晓氛开。

云中节并双星入,天上槎应几日回。

三晋河山惊洒翰,百年萍梗惜离杯。

长安不忘同怀客,早晚飞鸿系字来。

(0)

留客对奕

朝回高日满屠苏,小几香销一事无。

揪局凭将醒蝶梦,隐囊相对学蜩枯。

此中信有商山乐,何物堪将别墅输。

敛却残枰成一笑,半瓯春茗送西晡。

(0)

莱芜胡大尹书来相念赋此奉答

故人千里数行书,满地瑶华慰索居。

为念翟公门有雀,翻怜范长釜生鱼。

伏龙洞窅流云细,嘶马河澄印月虚。

闻说讼庭无一事,棠阴渐欲遍郊墟。

(0)

朱廷尉可大南归·其一

公车早上大明宫,指顾全收秇苑雄。

制锦暂从中执法,为裘酷似老司空。

燕歌忽引趋庭思,齐客谁当鼓瑟工。

独使通家添别恨,心随飞楫越江东。

(0)

送张公子还四明乃翁方入觐·其一

凤毛矫矫西南飞,阿阁亭亭东去归。

海上近临三岛阙,日边遥恋五云晖。

共怜丹穴多奇产,好趁清时早览辉。

我亦沧洲烟外翼,因君怅望旧鸥矶。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