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腊迎春亦是常,独高梅蕊报年芳。
风来彷佛逢荀令,月下分明见寿阳。
开遍漫誇千种韵,天然别是一般香。
从今漏泄东君意,直到霜前菊蕊黄。
送腊迎春亦是常,独高梅蕊报年芳。
风来彷佛逢荀令,月下分明见寿阳。
开遍漫誇千种韵,天然别是一般香。
从今漏泄东君意,直到霜前菊蕊黄。
这首诗描绘了冬末春初之际,梅花绽放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韵味与香气。首句“送腊迎春亦是常”,点明了时节更替,既有辞旧迎新的意味,也暗示了梅花在这一过渡时刻的特殊地位。接着,“独高梅蕊报年芳”一句,将梅花独立于群芳之上,以其高洁的姿态预示着新一年的开始。
“风来彷佛逢荀令,月下分明见寿阳”两句,运用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荀令指东汉时期的名士荀彧,他以善解人意、风度翩翩著称;寿阳则是南朝时期的一位公主,因爱梅花而得名。这两句通过想象中的相遇场景,进一步烘托了梅花的高雅与美丽。
“开遍漫誇千种韵,天然别是一般香”则直接赞美了梅花的风姿与香气,不仅形态上独具特色,其香气也是自然界的独特存在。最后,“从今漏泄东君意,直到霜前菊蕊黄”表达了梅花作为春的使者,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菊花将在霜降前后盛开,形成四季更迭的自然循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季节变换、生命轮回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对美好事物的深情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