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梅花·其一》
《次韵梅花·其一》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腊迎春亦是常,独高梅蕊报年芳。

风来彷佛逢荀令,月下分明见寿阳。

开遍漫誇千种韵,天然别是一般香。

从今漏泄东君意,直到霜前菊蕊黄。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末春初之际,梅花绽放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韵味与香气。首句“送腊迎春亦是常”,点明了时节更替,既有辞旧迎新的意味,也暗示了梅花在这一过渡时刻的特殊地位。接着,“独高梅蕊报年芳”一句,将梅花独立于群芳之上,以其高洁的姿态预示着新一年的开始。

“风来彷佛逢荀令,月下分明见寿阳”两句,运用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荀令指东汉时期的名士荀彧,他以善解人意、风度翩翩著称;寿阳则是南朝时期的一位公主,因爱梅花而得名。这两句通过想象中的相遇场景,进一步烘托了梅花的高雅与美丽。

“开遍漫誇千种韵,天然别是一般香”则直接赞美了梅花的风姿与香气,不仅形态上独具特色,其香气也是自然界的独特存在。最后,“从今漏泄东君意,直到霜前菊蕊黄”表达了梅花作为春的使者,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菊花将在霜降前后盛开,形成四季更迭的自然循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季节变换、生命轮回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对美好事物的深情赞颂。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纪事·其一

一自开残上苑花,十年春色老京华。

临风滴尽伤心泪,悔杀从前愿有家。

(0)

龙潭驿小憩

背负层峦面俯江,水光山色动轩窗。

迁移自昔知逾几,建置如今信少双。

岸近也应便北渡,地雄端可殿南邦。

遥思来往皇华节,能赋何人笔似杠。

(0)

同游嘉福道院

松筠深护万重山,不道仙源亦易攀。

丹已成霜呼犬试,剑初驱雨化龙还。

飞来白鹤仍开地,养得青羊欲度关。

今日相过真偶尔,几时芜径可重删。

(0)

过济宁有怀旧游

忆上高楼醉玉瓶,十年重此昼扬舲。

人间空说诗为圣,天上真传酒有星。

黄祖尚憎鹦鹉赋,玉环宜愧牡丹亭。

南迁不死非无幸,留得才名满汗青。

(0)

至龙江关望京

一江晴涨风烟合,万里春山紫翠浮。

虎踞龙蟠皆旧迹,雨香云淡足新游。

扁舟且为留行色,尊酒凭将洗别愁。

二十年前曾着眼,不知犹识旧吾不。

(0)

闻捷后值雪喜而有作二首用韵柬宾之·其二

近犹簌簌远全微,半欲随风半点衣。

沴气定从今日去,凯歌偏与一时归。

朝回客舍初分火,睡起邻家尚拥扉。

可信春来农事早,丰年三白故应稀。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