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谓予,野眺何如,予曰可哉。
乃携酒怀鱼,共寻秋径,乘风化鹤,感慨荒台。
能几重阳,已无老子,人世何妨笑口开。
苍崖下,有二犁膏雨,十亩汗莱。掉头只么低回。
彼轩冕时来自傥来。
夜半饭牛,无心扣角,霜前擘蟹,有手持杯。
野屋云深,帝城书断,坚卧三年一砚埃。
赢得底是,唐诗晋帖,潜菊逋梅。
客有谓予,野眺何如,予曰可哉。
乃携酒怀鱼,共寻秋径,乘风化鹤,感慨荒台。
能几重阳,已无老子,人世何妨笑口开。
苍崖下,有二犁膏雨,十亩汗莱。掉头只么低回。
彼轩冕时来自傥来。
夜半饭牛,无心扣角,霜前擘蟹,有手持杯。
野屋云深,帝城书断,坚卧三年一砚埃。
赢得底是,唐诗晋帖,潜菊逋梅。
这首宋词《沁园春·其二》是方岳所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名利的淡泊态度。词中,作者被问及野外远望的感受,他欣然赞同,并带着酒和鱼,与友人一同踏秋寻幽,仿佛乘风而行,化身为鹤,感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他提到重阳节已过,自己不再年轻,但仍乐于以豁达的心态面对人生。
在山崖下的田地里,他欣赏着甘霖滋润的庄稼,心中并无世俗的忧虑。他甚至在夜晚无心于官场应酬,而是与牛共餐,霜前品蟹,自在悠然。身处偏远的野屋,与外界书信断绝,他却坚守内心,潜心研读唐诗晋帖,欣赏菊花和梅花,享受宁静的生活。
整首词透露出诗人超脱尘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以及对田园生活的深深热爱。方岳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淡泊的语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独特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