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其六》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其六》全文
唐 / 李咸用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三十年来要自观,履春冰恐未为难。

自于南国同埋剑,谁向东门便挂冠。

早是人情飞絮薄,可堪时令太行寒。

多惭幸住匡山下,偷得秾岚坐卧看。

(0)
注释
三十年来:指多年。
自观:自我反省。
履春冰:走在春天的薄冰上,比喻处境艰难。
南国:南方。
埋剑:象征着放下过去的抱负或理想。
人情飞絮薄:形容人际关系淡薄。
时令太行寒:指季节寒冷,也暗示世态炎凉。
匡山:指庐山,诗人隐居之地。
秾岚:浓密的山岚,代指美丽的自然景色。
翻译
三十年来一直在自我审视,走在春天的薄冰上可能还不算困难。
在南方一同埋藏了剑,又有谁会轻易放弃官位向东门走去。
世态炎凉如同柳絮般轻薄,更何况此时身处寒冷的太行山区。
我感到惭愧能住在匡山脚下,可以悠闲地欣赏那浓厚的山岚景色。
鉴赏

此诗为唐代诗人李咸用所作,名为《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其六)》。全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人情冷暖以及个人隐逸生活的感慨。

"三十年来要自观,履春冰恐未为难。" 此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三十年的回顾和反思,意识到岁月匆匆,人生易逝,如同行走在春天即将融化的冰面上,不知何时会发生变化。

"自于南国同埋剑,谁向东门便挂冠。"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往昔战火和英勇事迹的回忆,以及对于功成身退、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南国"可能指的是诗人曾经征战的地方,而"同埋剑"则象征着过去的武功与荣耀,"东门挂冠"则是古代官员辞职后悬挂官帽以示告别的仪式。

"早是人情飞絮薄, 可堪时令太行寒。"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人世间关系淡薄和时代变迁的感慨。"人情飞絮薄"形容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如同轻飘的棉絮,易散难聚;"可堪时令太行寒"则是说时间过得太快,岁月带来的冷漠和孤独感也随之加深。

最后两句"多惭幸住匡山下,偷得秾岚坐卧看。" 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隐居于匡山下的满足与喜悦,以及在此享受大自然美景的悠然自得。"匡山"是古代著名的隐逸之地,而"秾岚"则形容山势连绵、层次分明,诗人在其中坐卧观赏,心境宁静而豁达。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超脱世俗的心态。

作者介绍
李咸用

李咸用
朝代:唐

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
猜你喜欢

赋王氏新安岭南山居十咏·其二空谷耕云

湿湿云生岱,晓晴山崦红。

仙人来种玉,二耜亦同功。

(0)

题王山仲所藏潇湘八景图卷·其三渔村晚照

定从海底出,且向平沙照。

渔网未全收,渔舟还下钓。

(0)

和见心上人寄彦明中丞·其二

橐驼峰下路幽深,翠霭飞来白昼阴。

老衲候人登石岭,中丞问俗到山林。

睦州蒲向閒边织,秘监诗从定后吟。

月窟天香如昔梦,室中谈笑想同心。

(0)

湖光山色楼

水光山色楼千尺,老子于中兴最多。

手板时看云气好,吹箫无奈月明何。

凤池上客阳春曲,铁笛仙人小海歌。

二月玉山花正好,梦随春水白鸥波。

(0)

水竹居

屋枕澄湖地自偏,水光竹色满虚檐。

风摇翠雨香浮席,月送金波影入帘。

閒拂玉琴和凤吹,怒吹铁笛起龙潜。

春时有酒无馀事,笋熟芹香味可兼。

(0)

题云边草堂

晴云如雪树重重,草屋凭高可荡胸。

花径晚阴行白鹿,墨池春雨下苍龙。

卧思诸葛营巴蜀,静爱希夷对华峰。

六月南来因看剑,雷霆一夜起长松。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