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得熊静程主簿书且诲以二父庚甲用旧韵奉寄》
《得熊静程主簿书且诲以二父庚甲用旧韵奉寄》全文
宋 / 马廷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负米无亲不忍尝,谁为故老在邻墙。

百年宁复知耆旧,六甲犹能记岁阳。

襟佩书生联讲席,鼓旂骚将角名场。

斯文未敢荒先绪,白首遗孤腼最良。

(0)
翻译
挑着重担没有亲人分担,无法忍受这样的辛劳,谁还能像邻居中的老人一样陪伴。
即使活到百岁,也无法再认识那些熟悉的旧人,但六甲之年的记忆还能记得岁月的流转。
读书人衣襟上佩戴着书籍,一同在讲台上授课,参加激烈的科举考试竞争名次。
对于学术传统,我也不敢荒废,即使到了白发苍苍,作为孤儿的我也要尽力保持优良的家风。
注释
负米:挑着重担,指承担家庭生计。
故老:年长而有德望的人。
六甲:古代以天干地支纪年,六甲指六十甲子中的一个阶段,代指老年。
鼓旂:敲击战鼓,悬挂旗帜,比喻参加科举考试。
斯文:指学术、文化或读书人。
先绪:祖先的遗业,这里指学术传承。
白首:头发花白,指年老。
遗孤:失去父母的孤儿。
腼:羞涩,此处形容谦虚。
良:优秀,良好。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马廷鸾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故土、亲情以及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鉴赏这首诗:

首先,从“负米无亲不忍尝”这句,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的孝心和对待生活物资的态度。他因为没有亲人在身边而不忍心享用这些必需品,反映了他重视亲情的传统美德。

其次,“谁为故老在邻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曾经熟悉环境的留恋。这里的“故老”指的是过去的长者,而“邻墙”则是他心中那个时代的象征。

再看“百年宁复知耆旧,六甲犹能记岁阳”,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个人记忆的感慨。即使过了百年,他仍然无法忘怀那些老一辈的人物;而“六甲”指的是古代历法中的一个周期,诗人说自己虽然年迈但依旧能记得那过去岁月的阳光,这是对逝去时光的一种缅怀。

接下来,“襟佩书生联讲席,鼓旂骚将角名场”显示了诗人的学术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他在这里提到的是学习和教育的情景,其中“襟佩”指的是古代士人身上的装饰品,“书生”则是读书人,“联讲席”意味着集体研讨经典的场合。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描绘了一幅古代学术交流图景。

最后,“斯文未敢荒先绪,白首遗孤腼最良”表达了诗人的文化自觉和对后世的期望。他不愿意让传统文化断绝,并且对于那些孤独地生活在晚年的人表示同情和尊重。这里的“斯文”指的是文化和学术,“先绪”则是前辈的遗产。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亲情、传统以及个人记忆等多个层面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作者介绍
马廷鸾

马廷鸾
朝代:宋

马廷鸾(1222年—1289年),字翔仲,号碧悟。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市)众埠乡楼前村人。幼年丧父,贫不改志,刻苦读书,淳祐七年(1247),马廷鸾赴京参加乙未科省试,获进士第一,殿试为第四,一举成名。他一生勤政爱民,秉性正直,从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为权奸把握,不能尽展其才华。度宗朝奸臣贾似道、丁大全当国把持朝政,视为异见,受其压制,迫于内忧外患,廷鸾饮恨引退。宋亡,马廷鸾拒绝与元政权合作,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猜你喜欢

谢吴司户寄舂陵四石·其一

何年山崭岩,化作龙起伏。

安得挽天河,著龙吐飞瀑。

(0)

季共闻余赋五诗犹未之见以三诗见索因次其韵·其三

杨梅卢橘自成双,敢与冰纨作雁行。

莫怪老翁频著句,书生说食是膏肓。

(0)

春意二首·其一

客思知多少,衰年倍感伤。

寒犹噤鸟语,雨不听花香。

去路如天远,春愁著斗量。

拟抛彭泽印,挂席上归航。

(0)

送叶泉州二首·其二

天上星郎贵,人间五马荣。

倒樽知客满,闭阁自诗成。

闽岭千山隔,吴船一水轻。

九重宣密诏,何日问归程。

(0)

时宰生日诗三十绝·其二十三

衮衣调鼎春光轩,经术传家侍禁筵。

试问一门三画戟,何如隔座两貂蝉。

(0)

时宰生日诗三十绝·其五

梯山蕃使入疆频,岁捧瑶觞奉至尊。

申观万年方祝圣,王春正月更朝元。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