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池上芙蓉》
《池上芙蓉》全文
宋 / 杨公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小池擎雨已无荷,池上芙蓉映碧波。

初试晨妆铜镜净,未醒卯醉玉颜酡。

一秋造化全钟此,十月风光尚属他。

除却篱边丛菊伴,别谁能奈晓霜何。

(0)
翻译
小池塘里已经没有荷花承受雨水,只有池中的芙蓉在碧波中摇曳。
清晨她初次尝试化妆,铜镜洁净明亮,还未完全清醒的脸庞带着微微醉酒般的红晕。
整个秋季的美丽都凝聚在这,即使到了十月,风景依旧属于他。
除了篱笆旁的丛菊作伴,还有谁能抵挡早晨的霜寒呢?
注释
小池:形容池塘很小。
擎雨:承受雨水。
荷:荷花。
芙蓉:指木芙蓉,秋天开花。
碧波:清澈的水波。
晨妆:清晨的妆容。
铜镜:古代铜制镜子。
净:干净。
卯醉:卯时(约早上5-7点)微醉的状态。
玉颜:白皙美丽的脸庞。
造化:自然界的创造和变化。
尚属:仍然属于。
他:指代某人。
篱边:篱笆旁边。
丛菊:成丛的菊花。
伴:陪伴。
晓霜:早晨的霜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池塘边的景象,通过对比和暗示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美好事物难以持久的感慨。

"小池擎雨已无荷,池上芙蓉映碧波。" 这两句写出了一个秋末的池塘景色,荷花已经凋零,但池上的芙蓉依然开放,倒影在清澈的水面之中,与天空相接的碧波相呼应。这里借荷花和芙蓉的不同命运,暗示了物是人非、岁月更迭的意境。

"初试晨妆铜镜净,未醒卯醉玉颜酡。" 这两句则描写了诗人早起梳妆的情景,铜镜映照出的是一张清新自然的脸庞,但诗人似乎还沉浸在昨夜的酒意之中,面色微酡,这里反映出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既有对美好事物的享受,也有对现实无常的淡然。

"一秋造化全钟此,十月风光尚属他。"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一年一度的秋天已经过去,而十月的美好景色却似乎还不属于自己,这里“他”字的使用增添了一种距离感和无奈。

"除却篱边丛菊伴,别谁能奈晓霜何。" 最后两句写的是诗人在秋天的篱笆旁与菊花为伴,但面对早晨的霜冻,又有谁能够阻挡得了呢?这里菊花和晓霜构成了强烈的对比,表达出了诗人对于自然力量无可奈何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池塘、梳妆、秋风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和自然界不可抗拒力量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杨公远
朝代:宋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猜你喜欢

句·其二

夜雨梧桐王子府,春风杨柳相公桥。

(0)

东山堂

谢守登临地,今为博士居。

由来好山水,常得近诗书。

洞与衡岳接,泉分玉井馀。

年年为吟事,春草不教锄。

(0)

拟古·其三

涉江采芙蓉,皎皎外名利。

采之遗所思,共此无尘意。

所思在芝田,道远莫之致。

悠然对芳草,绿满江南地。

(0)

蝶恋花.春残

绿尽烧痕芳草遍。不暖不寒,切莫辜良宴。

罨画屏风开羽扇。薄罗衫子仙衣练。

晚雨小池添水面。戏跃赪鳞,又向波心见。

持酒伊听声宛转。樽前唱彻昭阳怨。

(0)

清平乐·其一问讯梅花

楚梅娇小。好是霜天晓。宿酒恼人香暗绕。

浸影碧波池沼。生成素淡芳容。不须抹黛匀红。

准拟成阴结子,莫教枉费春工。

(0)

浪淘沙令

帘卷露花容。几度相逢。他知我意欲相通。

偏奈天教多阻间,积恨何穷。云雨杳无踪。

愁怕东风。时闻语笑恣欢浓。

惟有俺咱真分浅,往事成空。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