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窥刚德,应于众聒时。
初心原不恶,底事为人移。
何处窥刚德,应于众聒时。
初心原不恶,底事为人移。
这首诗《省躬诗(其一一五)》由明代诗人曹于汴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何处窥刚德,应于众聒时。” 开篇两句,诗人提出疑问,探讨如何在纷扰喧嚣的环境中,观察和识别一个人的刚正品德。这里的“刚德”指的是人的高尚品质和坚定意志,“众聒时”则指周围环境的嘈杂与干扰。诗人似乎在强调,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自我本色和坚守道德原则的重要性。
“初心原不恶,底事为人移。” 后两句进一步深入探讨了人性的本质与变化。诗人认为,每个人最初的心意往往都是善良的,没有恶意。然而,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逐渐改变,甚至被外界影响而失去最初的纯真呢?这里蕴含着对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以及个人成长过程中种种因素影响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探讨了人在复杂社会中的道德坚守和个人品质的形成与变化,引人深思。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于人性本质的洞察,也触及了普遍的人类经验,具有广泛的共鸣价值。
竟宁阏氏出塞城,鼙婆声断凄龙庭。
边云竟与汉月隔,野草空作春风青。
汉庭公卿无远举,却使娇姿嫁□□。
岂知刘白与杨樊,复把丹青罔人主。
当时国计不足论,佳人失节尤可叹。
一从雕陶莫皋立,回首不念稽侯栅。
纲常紊乱乃至此,千载玉颜犹可耻。
蛾眉傥不嫁单于,灭火安知非此水。
良工妙画不必观,勿因一女讥汉元。
宫闱制驭苟失道,肘腋变起非一端。
君不见玉环自被胡雏污,岂是丹青解相误。
猪龙儿嬉锦绷好,三郎岁晚欢娱老。
阿环姊妹拥华清,朝士宫前谁敢到。
右丞脱却尚书履,布袜青鞋弄烟水。
蓝田别业堪画图,矮本丹青自游戏。
华子冈头辋口庄,湖亭竹馆遥相望。
小桥摺转青红窗,树巢历历烟茫茫。
栾家濑前两舟上,柳浪一尺清风狂。
诗成相与和者谁,我家裴迪无能双。
丘壑风流固如此,安知画外清凉意。
凝碧池头天乐声,白石累累净如洗。
乱后归来旧第中,玄墙绿户老秋风。
人生过眼皆梦境,乞与山僧开梵宫。
半幅吴绡如传舍,俟谁得此千金价。
客来寒具莫匆匆,三百年前御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