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肠何必萋萋草。一片落花堪老。试问郎边娇鸟。
啼得春多少。垂杨不把愁心扫。攀折画楼难到。
欲取相思烧了。红豆怜他小。
断肠何必萋萋草。一片落花堪老。试问郎边娇鸟。
啼得春多少。垂杨不把愁心扫。攀折画楼难到。
欲取相思烧了。红豆怜他小。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之痛与相思之情。开篇“断肠何必萋萋草。一片落花堪老”运用了象征手法,萋萋草与落花分别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离别的哀愁,通过“断肠”二字直接点明了情感的核心——离愁别绪。接着,“试问郎边娇鸟。啼得春多少”则将情感进一步深化,通过询问鸟儿啼叫的次数来表达对时间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远方恋人的思念。
“垂杨不把愁心扫。攀折画楼难到”两句,借景抒情,垂杨难以扫去心中的愁绪,表达了无法排解的忧伤;而“画楼难到”则暗示了与爱人相聚的不易,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痛苦。最后,“欲取相思烧了。红豆怜他小”以“相思”为题,表达了主人公想要彻底释放情感,甚至不惜焚烧相思之意,而“红豆怜他小”则以红豆小巧可爱的特点,反衬出相思之情的深沉与复杂,同时也寄托了对爱人的深切关怀与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之痛与相思之情的深刻体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玉堂清署春风前,焚香看画皆神仙。
画中风物得真意,峰峦隐约披云烟。
大山如龙欲飞去,小山盘盘如虎踞。
奔流一道破山来,散作涛声满江树。
远村微茫三两家,古渡无人横断槎。
近村茆屋荫榆柳,门前沃土饶桑麻。
别有高亭向洲渚,斜日满帘水禽语。
沧波浩浩欲吞天,蜃气昏昏欲成雨。
初疑匡庐山下落星湾,又似洞庭湖上之君山。
琼宫贝阙倚霄汉,无乃蓬莱方丈非人间。
我生惯识山中乐,随意云楼与山阁。
故乡一别今十年,石洞梅花几开落。
临图忽忆旧游踪,便欲沿溪上丘壑。
此身留滞未应归,回首江天云漠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