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景虚窗名罨画,四时无定揽云烟。
谩言塞北江南似,神品偏欣近取便。
纳景虚窗名罨画,四时无定揽云烟。
谩言塞北江南似,神品偏欣近取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以自然景观为灵感的艺术作品——“罨画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窗户上绘制的四季变换之景,以及云烟缭绕的动态美。他巧妙地运用了“纳景”、“虚窗”等词语,营造出一种超脱现实、仿佛置身于画中世界的意境。
“纳景虚窗名罨画”,开篇即点明主题,窗户上的画作如同自然界的缩影,将四季景色尽收眼底,犹如一幅精美的画卷。这里的“罨画”一词,既指代了画作本身,也暗示了其细腻入微、色彩斑斓的特点。
“四时无定揽云烟”,进一步描述了这幅画作的动态之美。四季更迭,云烟变幻,每一刻都呈现出不同的景象,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生机勃勃。
“谩言塞北江南似”,诗人在此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这幅画作超越地域限制的赞美。即便是塞北的严寒与江南的温润,都能在这小小的窗框之内找到相似之处,展现出艺术作品的包容性和普遍性。
“神品偏欣近取便”,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作的高度评价。他认为这不仅仅是一幅普通的画作,而是一件难得的“神品”,能够轻易地接近并欣赏到它的美妙之处。这种“近取便”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罨画窗”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变化,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作品的深刻理解和赞赏。它不仅是一首对中国传统艺术的颂歌,也是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的寄托。
近年诗友东西去,赠子骊驹愧不多。
古柳渡头音调别,沧浪闻处夜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