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尘官事日区区,拟出芳郊佩一壶。
楼外阴云迎晓合,陌头霏霰与风俱。
翩翩珍骑曾来否,种种名花更在无。
若得纵游休秉烛,月中沈醉倩人扶。
京尘官事日区区,拟出芳郊佩一壶。
楼外阴云迎晓合,陌头霏霰与风俱。
翩翩珍骑曾来否,种种名花更在无。
若得纵游休秉烛,月中沈醉倩人扶。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蔡襄所作的《和张唐公约游名园遇雪辄止》。诗中表达了诗人繁忙的京中官事之余,渴望暂离尘嚣,前往郊外名园游玩的心境。首句“京尘官事日区区”描绘了京城政务的琐碎和忙碌,而“拟出芳郊佩一壶”则流露出诗人想要带着酒壶,享受自然之美的愿望。
接下来的两句“楼外阴云迎晓合,陌头霏霰与风俱”,通过写景,展现了早晨阴云密布,雪花纷飞的景象,烘托出游兴被天气所阻的情境。诗人不禁疑问,“翩翩珍骑曾来否”,昔日的美好时光是否还能重现?“种种名花更在无”则表达了对春花烂漫的期待,如今却被冬雪覆盖,无法欣赏。
最后两句“若得纵游休秉烛,月中沈醉倩人扶”,诗人设想如果能抛开一切,尽情游赏,宁愿在月光下沉醉,也不愿手持蜡烛,显露出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游园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忆昔咸丰之十载,粤西大盗来东吴。
异军苍头起吾里,白布帕首争前驱。
斩馘剧贼颇亦夥,日久粮乏难枝梧。
贼更积忿逞一决,户口十万遭焚屠。
贱子亡命草间活,但馀皮骨无肌肤。
贼退来归旧井里,积尸狼藉横交衢。
狗食人肉喜其腴,夜夜属餍肥其躯。
东邻老妪饿莫起,攫之而走冲门趋。
眼中所睹竟若此,咄哉天道何其诬。
三十年来事犹昨,至今梦寐常惊呼。
不佞好事者,未饮心已醉。
既醉益欢然,乐事思求备。
好花不常开,开时须作记。
好月不常圆,圆时须快意。
吾侪素心人,品学求纯粹。
难得苔同岑,香草江干萃。
行乐须及时,叮咛已再四。
聚散恐不常,即席重提议。
我朝定鼎越周汉,救民水火平暴乱。
顽民义敢昧壶浆,自取灭亡死糜烂。
深仁厚泽宥殷遗,各为其主纶音垂。
承平百载观旧史,疾风劲草咨涕洟。
应元姓阎官典史,丽亨其字为明死。
前后剿寇多有功,抚按交推卧不起。
乙酉大兵定江阴,方亨失抚乖民心。
民心本未忘故主,胁以屠城惧益深。
陈冯何人逞螳臂,不明顺逆频失利。
应元时隐砂山崖,迎入孤城为尔帅。
火药铅丸发旧封,输银输粟感义公。
束缚草人收万矢,四城列守严乘墉。
军法不缘豪右贷,重者割耳轻笞背。
病医死殓哭甚哀,恩义缠绵士心戴。
搜罗义勇集众材,钩弩毬箭听所裁。
或潜纳款斩以徇,五更声转楚歌来。
劝降者谁刘镇府,指画兴亡徒自苦。
微官不敢冀封侯,愿死赵家清净土。
女墙修葺完复倾,空棺实土以障城。
大雨兼旬炮不发,满城士卒称神明。
阎公负伤守益急,登城惨见中秋月。
祥符寺中红光飞,芙蓉蒂破臣力竭。
城头白鹅飞上天,忠魂未死先成烟。
可怜六万七千众,八十一日如狂颠。
前湖水浅死不得,众拥阎行僵立直。
回头笑杀降将军,自愧当初身负国。
八月廿一鬼夜号,栖霞禅院血洗袍。
陈尉前期引佩刀,广文自缢腰间绦。
介子黄生舍人戚,侨寓邵君与程壁。
更有裙钗死魄香,万骨茔前京观积。
思陵失在误用人,熊杨之辈何纷纷。
良材若得早建白,谋国何愧卢与孙。
惜乎弃置投下吏,犹为朝廷激忠义。
圣朝宽大诏褒忠,父老传闻尚流涕。
《暨阳怀古二十三首·其二十二栖霞庵》【清·缪徵甲】我朝定鼎越周汉,救民水火平暴乱。顽民义敢昧壶浆,自取灭亡死糜烂。深仁厚泽宥殷遗,各为其主纶音垂。承平百载观旧史,疾风劲草咨涕洟。应元姓阎官典史,丽亨其字为明死。前后剿寇多有功,抚按交推卧不起。乙酉大兵定江阴,方亨失抚乖民心。民心本未忘故主,胁以屠城惧益深。陈冯何人逞螳臂,不明顺逆频失利。应元时隐砂山崖,迎入孤城为尔帅。火药铅丸发旧封,输银输粟感义公。束缚草人收万矢,四城列守严乘墉。军法不缘豪右贷,重者割耳轻笞背。病医死殓哭甚哀,恩义缠绵士心戴。搜罗义勇集众材,钩弩毬箭听所裁。或潜纳款斩以徇,五更声转楚歌来。劝降者谁刘镇府,指画兴亡徒自苦。微官不敢冀封侯,愿死赵家清净土。女墙修葺完复倾,空棺实土以障城。大雨兼旬炮不发,满城士卒称神明。阎公负伤守益急,登城惨见中秋月。祥符寺中红光飞,芙蓉蒂破臣力竭。城头白鹅飞上天,忠魂未死先成烟。可怜六万七千众,八十一日如狂颠。前湖水浅死不得,众拥阎行僵立直。回头笑杀降将军,自愧当初身负国。八月廿一鬼夜号,栖霞禅院血洗袍。陈尉前期引佩刀,广文自缢腰间绦。介子黄生舍人戚,侨寓邵君与程壁。更有裙钗死魄香,万骨茔前京观积。思陵失在误用人,熊杨之辈何纷纷。良材若得早建白,谋国何愧卢与孙。惜乎弃置投下吏,犹为朝廷激忠义。圣朝宽大诏褒忠,父老传闻尚流涕。
https://shici.929r.com/shici/YNt2zi.html
思善死贼舅存孤,如杭母子失穷途。
义仆承信鞠呱呱,其姑得之育姑苏。
承信为主刃贼逋,明祖代元开康衢。
孝子还乡血泪枯,先赘海虞幸生雏。
别妻寻母走越吴,三年濒死焦发肤。
后得牛商载与俱,昼锦坊前鄞县居。
有妪似儿痛貌癯,十八年前述旧符。
迎母归养一纪逾,得终天年首正狐。
孝子不愿旌门闾,愿葬先陇砂山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