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张仲通忆钟陵二首·其一》
《和张仲通忆钟陵二首·其一》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一梦章江已十年,故人重见想皤然。

祇应两岸当时柳,能到春来尚可怜。

(0)
翻译
我做了一个关于章江的梦已经过去了十年,再次见到老朋友想必他们已头发花白。
只有那江边的柳树,还能记得当时的模样,每当春天来临,它们依然显得那么可爱。
注释
一梦:一个梦。
章江:地名,可能指某个有特殊意义的江河。
已:已经。
十年:过去的十年。
故人:老朋友。
重见:再次相见。
想:猜想。
皤然:形容头发、须发斑白的样子。
祇应:只应该。
两岸:江的两边。
当时:过去的时候。
柳:柳树。
能:能够。
到:来到。
春来:春天来临。
尚:还。
可怜:可爱,引申为让人怀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和张仲通忆钟陵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中表达了对往昔友情的怀念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

"一梦章江已十年,故人重见想皤然。"

这两句通过“一梦”来形容时光飞逝,如同做了一场长达十年的梦,醒来后发现一切都已经改变。诗人与旧友重逢,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朋友的思念。

"祇应两岸当时柳,能到春来尚可怜。"

这两句则描绘了十年前与现在自然景观的对比。“祇应”表明诗人所关注的是那段历史,而“两岸当时柳”则是对过去美好场景的追忆。最后,“能到春来尚可怜”透露出即便是那些依旧存在的柳树,在春天到来之际,也令人感到一丝哀伤,因为它们见证了时间的流逝和朋友情谊的变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友情、时光易逝以及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展现了其独到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个人情感和宇宙变化的敏锐观察。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十二月十八日至蕲阳舍舟从兴国走咸宁道出金牛镇山路如刀脊飞雪浸肤舆人艰窘几不能步然千峰缀雪或如鸦鵛或如积琼亦行役之一快也道中随事口占遂得十六绝句·其八

晓看烟林青,暮看雪岭兀。

似栽苦狂人,立时摸白发。

(0)

丁酉十二月初六初度·其三

角巾散带亦何为,白首庞公是我师。

灯下侍儿閒礼忏,床头稚子解吟诗。

江渔供客来冰缝,山鸟惊人触冻枝。

鬓发如油霜镜卜,等閒拔出几茎丝。

(0)

皇甫仲璋邀饮惠山上·其二

萍迹犹怜滞水乡,濯缨满地是沧浪。

罢来仙县郎官绶,扮作青溪道士装。

沙鸟惯人眠不醒,岸花经雨折还香。

相思别后知无益,烂向春风醉一场。

(0)

过华清宫浴汤泉·其六

东岭复西岭,秦乡与汉乡。

市城云淡淡,今古水汤汤。

废址耕斜坂,归樵话夕阳。

乱亡犹有等,最劣是幽王。

(0)

黄竹石入都作别

北阙何曾过,西山亦未登。

袖中无半刺,须上有层冰。

梦入冲烟鹤,书询过海僧。

省庐真似水,知汝不求丞。

(0)

柳浪馆杂咏·其四

斋阁行将近,迂回又隔蹊。

八窗中远水,万柳外长堤。

凿曲添鱼舍,芟枝减鹤栖。

无人残暴汝,宜近亦宜低。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