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依韵和再开芍药十六首·其一》
《依韵和再开芍药十六首·其一》全文
宋 / 陆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同时几许已成空,回首荣枯是梦中。

自昔一般称国艳,而今两度嫁春风。

谁人与刻三年叶,何事惟开十日红。

试倚玉梯丹汉外,为渠方便问元功。

(0)
鉴赏

这首诗以芍药花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描述芍药花的盛衰变化,寓言人生的荣枯起伏,充满了哲理意味。

首联“同时几许已成空,回首荣枯是梦中”,诗人感叹时光飞逝,曾经的繁华景象如今已成过眼云烟,仿佛梦境一般虚幻。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过去与现在进行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颔联“自昔一般称国艳,而今两度嫁春风”,进一步描绘了芍药花从被赞誉为国色天香到经历两次开花的过程。这一联通过“自昔”与“而今”的对比,展现了事物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的变化,暗示了人生境遇的多变。

颈联“谁人与刻三年叶,何事惟开十日红”,诗人提出了两个疑问,一是谁能够为芍药花刻下永恒的叶片,二是为何它只能绽放十日之久。这两个问题引人深思,暗含了对生命有限、美好易逝的感慨。

尾联“试倚玉梯丹汉外,为渠方便问元功”,诗人想象自己站在高处,试图借助某种超凡的力量来探寻芍药花盛开的秘密。这里的“元功”可以理解为自然规律或造物主的力量,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奥秘的好奇与探索。

整首诗通过对芍药花的描绘,寓言了人生的无常与美好,以及对自然法则的思考。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情感深沉而不失雅致,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陆佃

陆佃
朝代:宋

陆佃,宋熙宁三年(1070)进士,授蔡州推官、国子监直讲。元丰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时徙知邓州、泰州、海州。徽宗即位,召为礼部侍郎,命修《哲宗实录》。后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副宰相)。家贫苦学,映月读书。过金陵受教于王安石。安石当问新政于佃,佃曰:“法非不善,但恐推行不能如本意。”熙宁三年(公元一〇七〇年),擢进士甲科,调蔡州推官召为国子监直讲。安石以佃不附已,专付之经术,不复咨以政。徽宗时,为尚书右丞。每欲参用元祐人才,遂低佃名在党籍,能为中大夫,知亳州。
猜你喜欢

题仑西印谱·其一

奇石镌功薄汉儿,凄凉未勒海门碑。

栎园旧记文山印,移为君题篆刻辞。

(0)

颂古一○一首·其三十八

带角披毛异类身,寒灰枯木眼中尘。

虽然未曾先师意,争奈临行一著亲。

(0)

偈颂七十六首·其十六

泼天声价陈睦州,咬人火急瞌睡虎。

行不到处行一步,道不到处道一句。

德山临济眼?■,棒喝交驰无所措。

兴化忍俊不禁,随例赫日光中飞白雨,照顾湿却袈裟角。

(0)

偈颂五十一首·其二十二

日复日,夜复夜。窦八布衫穿,虚空生柄把。

(0)

顽空法师赞

眼头生角,囊里盛锥。驾古轨辙,辟坦路达。

龙藏忘筌兮揭义天之寥豁,麈尾倒握兮翻辩澜之渺瀰。

堂堂之陈,正正之旗。非其所是,是其所非。

发老啸之韬略,茂老豁之孙枝。

迨其涅槃后,有借万象舌兮其谁知之。

(0)

汉章云法师赞

魁梧厚厖,慈和安祥。

声在江湖品目,仪表衡台学场。

空假中之列三兮,一与三之不立。

修多罗如标月兮,指与月之俱忘。

四处提撕,四花飞扬。未老掩光,返常寂光。

此其所以为柏庭之克家,云公汉章者也。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