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嬴播虐燄,天下无典籍。
楚贼嗣其凶,掌故不能匿。
迨彼马上公,儒者犹失职。
更化凡几年,书禁始销熄。
斯文天有意,宗贤起王国。
开府两河间,恭文自天识。
悯兹简册灰,访购靡馀力。
遂令先王书,次第乃有得。
缅怀仁义风,礼乐馀汉策。
高丘献城东,寒日下荆棘。
后生已千载,私淑仰遗德。
吕嬴播虐燄,天下无典籍。
楚贼嗣其凶,掌故不能匿。
迨彼马上公,儒者犹失职。
更化凡几年,书禁始销熄。
斯文天有意,宗贤起王国。
开府两河间,恭文自天识。
悯兹简册灰,访购靡馀力。
遂令先王书,次第乃有得。
缅怀仁义风,礼乐馀汉策。
高丘献城东,寒日下荆棘。
后生已千载,私淑仰遗德。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献县望河间献王墓》描绘了对古代文化遭受破坏后的感慨和对献王修复典籍功绩的敬仰。首句“吕嬴播虐焰”暗指秦朝焚书坑儒的暴行,接着指出楚地的混乱也导致文献流失。随后,诗人赞美献王刘德在乱世中恢复儒家经典的贡献,以及他在两河地区设立学府,重视教育。“悯兹简册灰”表达了对文献损毁的痛惜,而“访购靡馀力”则展现了献王搜求遗书的决心。最后,诗人提及献王的仁义风范和他对礼乐传统的延续,以及他的墓地虽经千年,后人仍能仰其遗德。
整首诗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叙事和抒情,表达了对文化传承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献王这样文化守护者的崇敬之情。
客有可人期不来,蓬门今始为君开。
不嫌野外无供给,且尽生前有限杯。
草色全经细雨湿,榆烟将变旧炉灰。
白沙翠竹江村路,到老相过得几回。
城中有高楼,十二红阑干。
丹梯下平地,飞甍入云端。
一朝异时事,榛莽生凄寒。
小楼可丈许,亦足罗杯盘。
佳客不在多,八九相盘桓。
置身固言窄,置心有馀宽。
孟冬风日温,会合尽所欢。
寒山拂烟翠,霜叶流朱丹。
冥飞见高鸿,长啸惊白鸾。
徘徊不能去,落日光团团。
切切凄凄,萧萧瑟瑟,听来都是酸辛。
一种无聊,能消几个黄昏。
梧桐洒泪芭蕉响,卷芳心、百结难分。
且挑灯,起作秋诗,独抱吟身。
那能忘却当时景,记连床絮语,忒煞温存。
好梦难留,休言影事前尘。
伊凉吟罢离骚曲,倚屏山、只哭灵均。
冷清清,默坐思量,尽够销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