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酒无花送晚春,绳床竹簟午相亲。
妾身倦似三眠柳,无奈薰风又醉人。
无酒无花送晚春,绳床竹簟午相亲。
妾身倦似三眠柳,无奈薰风又醉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午后在简陋居所中休憩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无酒无花送晚春”,点明了季节与氛围,晚春时节,没有美酒佳肴相伴,只有自然的宁静与清寂,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闲适并存的意境。接着,“绳床竹簟午相亲”一句,以具体的物品——绳床和竹席,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午后的休息场景,同时也暗示了环境的简朴与生活的朴素。
“妾身倦似三眠柳”,运用比喻手法,将诗人疲倦的状态比作经历了三次睡眠的柳树,生动地表现了倦意之深,同时也借柳树的柔弱与随风摇曳,隐喻了诗人内心的脆弱与敏感。最后,“无奈薰风又醉人”一句,以“薰风”(温暖的春风)为引子,表达了春风再次吹来时,不仅带来了温暖,也让人感到一丝丝的醉意,既是对自然界的描写,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抒发,暗示了诗人虽感疲惫,但面对美好事物仍能生发出愉悦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自我情感的深刻体悟,语言简洁而富有诗意,情感真挚而内敛,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昔闻尧舜世,大禹平水土。
虎豹犀象驱远之,万亿苍生皆按堵。
储将军,雄且武。
一朝手挽乌号弓,射杀南山白頞虎。
白頞虎,视耽耽。朝游城之北,暮游城之南。
不有将军一身胆,纵此飞类民何堪。
岂不闻牛哀七日化为虎,兽面不知兄与父。
缚虎易,知人难,方今圣德天地宽。
但愿将军镇藩翰,人不化虎四海皆清安。
昨日采莲花,今日采莲子。
贱妾比红衣,宁教抱香死。
溪上采芙蓉,兰舟荡晚风。
叶如郎意薄,花似妾颜红。
采花莫临水,水深清见底。
水有见底时,郎心隔千里。
一去不思家,秋风吹若耶。
只愁霜露重,妾貌不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