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棉飞尽池塘清,绿阴槛外纷纵横。
繁丝急竹俱无赖,忽闻仓庚三两鸣。
时至而鸣过则止,万物生成各天理。
偏生分别是人心,愁者听愁喜者喜。
愁兮喜兮两不知,叶底关关殊未已。
轻棉飞尽池塘清,绿阴槛外纷纵横。
繁丝急竹俱无赖,忽闻仓庚三两鸣。
时至而鸣过则止,万物生成各天理。
偏生分别是人心,愁者听愁喜者喜。
愁兮喜兮两不知,叶底关关殊未已。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黄鹂鸟的啼鸣,以及它对不同心境人所引发的不同感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律动。
首句“轻棉飞尽池塘清”,以轻盈的棉絮比喻春日的轻柔,暗示季节更替,池塘在春风的吹拂下恢复了清澈。接着,“绿阴槛外纷纵横”描绘了绿树成荫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两句营造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繁丝急竹俱无赖”一句,诗人巧妙地将繁茂的枝条和急促的竹声相提并论,赋予自然界的声响以情感色彩,表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生动与活泼。然而,这种生动与活泼很快被黄鹂鸟的啼鸣打断,“忽闻仓庚三两鸣”。仓庚即黄鹂,其啼鸣清脆悦耳,为这幅画面增添了灵动的气息。
接下来,“时至而鸣过则止,万物生成各天理”表达了自然界中事物生长与变化的规律性,强调了顺应自然法则的重要性。而“偏生分别是人心,愁者听愁喜者喜”则揭示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同一自然现象在不同人的心中引发了不同的感受,体现了人心的微妙与多变。
最后,“愁兮喜兮两不知,叶底关关殊未已”以黄鹂鸟的持续啼鸣作为结尾,寓意着自然界的循环不息,同时也暗示了人类情感的循环往复,无论喜怒哀乐,都是生命的一部分,无法完全控制或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类情感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和谐共生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