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临颍尾南灊六,寿春邑据东南局。
英布倔起逮刘安,豪杰兴亡如转毂。
列仙曾授《鸿宝》方,下客犹吟《楚词》熟。
山川极盛在一朝,钟离帝起乾符握。
自是萧条英俊无,草木八公皆赭秃。
惟馀㬥桀多劫人,每犯刑科俾荷木。
先生欲革小人面,上书先请调均粟。
夜犯霜风走旆旌,往问饥寒散饘粥。
《诗书》犹且待陶甄,桴鼓岂教惊井屋。
邻邦扰攘此安居,淮甸麦丰桑柘绿。
北临颍尾南灊六,寿春邑据东南局。
英布倔起逮刘安,豪杰兴亡如转毂。
列仙曾授《鸿宝》方,下客犹吟《楚词》熟。
山川极盛在一朝,钟离帝起乾符握。
自是萧条英俊无,草木八公皆赭秃。
惟馀㬥桀多劫人,每犯刑科俾荷木。
先生欲革小人面,上书先请调均粟。
夜犯霜风走旆旌,往问饥寒散饘粥。
《诗书》犹且待陶甄,桴鼓岂教惊井屋。
邻邦扰攘此安居,淮甸麦丰桑柘绿。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的变迁与地方的兴衰,充满了对古代英雄豪杰的追忆以及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洞察。诗中提到的“北临颍尾南灊六,寿春邑据东南局”,描绘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暗示着这里曾是历史上的战略要地。
“英布倔起逮刘安,豪杰兴亡如转毂”两句,以英布和刘安为例,说明英雄豪杰的崛起与衰落如同车轮的转动一样迅速,强调了历史的不可预测性和英雄人物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列仙曾授《鸿宝》方,下客犹吟《楚词》熟”则将神话与文学融入历史叙述之中,通过仙人传授知识和文人吟诵诗歌,展现了文化与智慧在历史中的传承。
“山川极盛在一朝,钟离帝起乾符握”描述了某一时段内山川的繁荣景象,以及一位名为钟离帝的人物掌握了政权,进一步丰富了历史的画卷。
接下来的几句“自是萧条英俊无,草木八公皆赭秃。惟馀㬥桀多劫人,每犯刑科俾荷木”则描绘了后来的衰败景象,英杰不再,草木凋零,暴民横行,法律被滥用,社会陷入混乱。
最后,“先生欲革小人面,上书先请调均粟。夜犯霜风走旆旌,往问饥寒散饘粥”表现了一位有志之士试图改变现状,他上书请求分配粮食,夜晚冒着严寒分发食物给饥饿的人们,体现了他对民众疾苦的关注和同情。
“《诗书》犹且待陶甄,桴鼓岂教惊井屋。邻邦扰攘此安居,淮甸麦丰桑柘绿”则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对和平稳定的向往,即使在动荡不安的时期,人们仍然渴望回归平静的生活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人性关怀以及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思考。
每忆华山寺,高居俯洞庭。
烟中飞鸟白,波面乱峰青。
贾舶朝依岸,禅房夜不扃。
最怜霜后橘,金子烂荧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