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朱石君中丞视赈淮上途中见示长句次韵二首·其二》
《朱石君中丞视赈淮上途中见示长句次韵二首·其二》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古风

北临颍尾南灊六,寿春邑据东南局。

英布倔起逮刘安,豪杰兴亡如转毂。

列仙曾授《鸿宝》方,下客犹吟《楚词》熟。

山川极盛在一朝,钟离帝起乾符握。

自是萧条英俊无,草木八公皆赭秃。

惟馀㬥桀多劫人,每犯刑科俾荷木。

先生欲革小人面,上书先请调均粟。

夜犯霜风走旆旌,往问饥寒散饘粥。

《诗书》犹且待陶甄,桴鼓岂教惊井屋。

邻邦扰攘此安居,淮甸麦丰桑柘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的变迁与地方的兴衰,充满了对古代英雄豪杰的追忆以及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洞察。诗中提到的“北临颍尾南灊六,寿春邑据东南局”,描绘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暗示着这里曾是历史上的战略要地。

“英布倔起逮刘安,豪杰兴亡如转毂”两句,以英布和刘安为例,说明英雄豪杰的崛起与衰落如同车轮的转动一样迅速,强调了历史的不可预测性和英雄人物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列仙曾授《鸿宝》方,下客犹吟《楚词》熟”则将神话与文学融入历史叙述之中,通过仙人传授知识和文人吟诵诗歌,展现了文化与智慧在历史中的传承。

“山川极盛在一朝,钟离帝起乾符握”描述了某一时段内山川的繁荣景象,以及一位名为钟离帝的人物掌握了政权,进一步丰富了历史的画卷。

接下来的几句“自是萧条英俊无,草木八公皆赭秃。惟馀㬥桀多劫人,每犯刑科俾荷木”则描绘了后来的衰败景象,英杰不再,草木凋零,暴民横行,法律被滥用,社会陷入混乱。

最后,“先生欲革小人面,上书先请调均粟。夜犯霜风走旆旌,往问饥寒散饘粥”表现了一位有志之士试图改变现状,他上书请求分配粮食,夜晚冒着严寒分发食物给饥饿的人们,体现了他对民众疾苦的关注和同情。

“《诗书》犹且待陶甄,桴鼓岂教惊井屋。邻邦扰攘此安居,淮甸麦丰桑柘绿”则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对和平稳定的向往,即使在动荡不安的时期,人们仍然渴望回归平静的生活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人性关怀以及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中丞克斋李公邀饮盱眙山第一亭

第一亭开鸟道遥,中丞爱客驻星轺。

厓悬北斗天应近,地瞰长淮影欲摇。

坐久歌声喧树杪,醉归灯火满山椒。

回看万籁清音薄,疑有仙人弄玉箫。

(0)

送毕秀才还安东

绿树阴浓梅子黄,南风一棹返江乡。

马因送客临清渚,鸟似留人语夕阳。

此日不须歌折柳,他年还拟看穿杨。

到家故旧如相问,莫说从游马季常。

(0)

奉天门外御桥东南莲花盛开陪邹侍讲往观

玉泉旧绕禁城流,菡萏开时满御沟。

翠盖拂波常带雨,红衣照水未逢秋。

风翻凉影鸳鸯浴,露湿寒香翡翠愁。

此处已看花似锦,何须远汎镜湖游。

(0)

送僧归洞庭

每忆华山寺,高居俯洞庭。

烟中飞鸟白,波面乱峰青。

贾舶朝依岸,禅房夜不扃。

最怜霜后橘,金子烂荧荧。

(0)

病卧闻砧

白露蒹葭老,西风梨枣肥。

可怜人病卧,翻羡鸟高飞。

药灶萦秋草,藜床带落晖。那堪砧杵急,尽力?寒衣。

(0)

夜泊龙湖登仙居阁

阁夜鸣风迅,江天度月寒。

石林幽独到,沙路暝相看。

倒树斜悬壁,惊涛急下滩。

长怀仙境胜,便欲弃儒官。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