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昧共优游,何处不风流。
见色心无二,无二也休留。
三昧共优游,何处不风流。
见色心无二,无二也休留。
这首诗名为《金刚随机无尽颂(其四)一相无相分第九》,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佛教中"三昧"(修行的最高境界)与"风流"(超脱世俗的自在)的领悟。"三昧共优游"描绘了在修行中达到的自由自在状态,而"何处不风流"则强调这种心境无论在何处都能体验到人生的超然之乐。
"见色心无二",这里的"色"通常指世间万物,"心无二"意味着看到这一切时,内心没有分别和执着,达到了"无我"的境地。最后两句"无二也休留",进一步强调了放下执着,不为外物所滞,让心灵保持纯净和流动。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禅宗的空性观和修行实践,体现了诗人对禅定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我爱浮玉山,秀出赡部洲。
萧然寄瓶钵,转瞬夏已休。
滔滔大江水,日夜东向流。
潮来塔影动,孤根势欲浮。
故人白下归,暂聚忘宿忧。
浮生旦宅中,出没等海沤。
一器集蚊蚋,六窗唤猕猴。
此身不自有,微名复何求。
江楼过鸿雁,起看天地秋。
纷纷孝廉船,出外帆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