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雀徐行破绿苔,不嫌寂静肯频来。
款门不是才因竹,琢句何妨更有梅。
要作灞桥冲雪去,恐成剡曲棹舟回。
寄声闲止老居士,好对春风酌冻醅。
幽雀徐行破绿苔,不嫌寂静肯频来。
款门不是才因竹,琢句何妨更有梅。
要作灞桥冲雪去,恐成剡曲棹舟回。
寄声闲止老居士,好对春风酌冻醅。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以幽雀为引子,描述它在青苔覆盖的小径上缓缓行走,似乎不介意周围的宁静,愿意频繁造访。诗人借此表达自己的心境,即使在雪中也能寻得雅趣,不局限于竹林的清雅,还期待能有梅花般的高洁意境。
"款门不是才因竹",暗示诗人并非仅为竹林而来,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情感寄托。"琢句何妨更有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梅花品格的向往,认为在创作诗句时,也应该追求如梅一般坚韧和高洁的境界。
"要作灞桥冲雪去,恐成剡曲棹舟回",诗人想象自己如同古人那样,冒着风雪前往灞桥,又担心最终只能像谢灵运那样乘舟返回,流露出一种壮志未酬的遗憾和期待。
最后,诗人向友人寄语,邀请他们一同在春风吹拂下,品尝冷冽但醇厚的酒,共享这份淡泊而闲适的生活情趣。整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高雅生活的向往以及与朋友共度的美好愿望。
君虽宦游者,閒适意有馀。
平居对樽酒,口诵离骚书。
援琴写其声,世事皆蔑如。
不知万乘相,可易此乐无。
诸诗来不竭,若有神物输。
予病废学久,腹中日空虚。
苦遭大敌压,便甘等缧俘。
清风濯我圃,竹树相倾扶。
益之以佳雨,清凉如可㪺。
聊休据梧瞑,且复带经锄。
鸣莺久不去,乳鹊时惊呼。
即此良自逸,安知城郭居。
此与君不浅,相望重踌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