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珂画戟接门闾,藜阁同藏太史书。
典礼禁中资岳牧,板舆花下绕阶除。
贤良致主能绳武,尊养宁亲早遂初。
未许三公易一日,岂徒平子赋闲居。
鸣珂画戟接门闾,藜阁同藏太史书。
典礼禁中资岳牧,板舆花下绕阶除。
贤良致主能绳武,尊养宁亲早遂初。
未许三公易一日,岂徒平子赋闲居。
此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张楞阿的方伯在官场与家庭之间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其对家族责任的重视以及对朝廷职务的忠诚。首句“鸣珂画戟接门闾”描绘了张楞阿府邸的显赫与威严,鸣珂(古代贵族出行时所用的金属铃铛)与画戟(装饰有彩绘的长矛)象征着他的身份与地位。接着,“藜阁同藏太史书”则暗示了他与历史、学问的深厚联系,表明其不仅在政治上有建树,亦在文化上有深厚的积累。
“典礼禁中资岳牧”一句,点明了他在朝廷中的重要角色,参与国家大典,如同岳牧一般,为国家的稳定与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板舆花下绕阶除”则以生动的场景描绘了他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情景,体现了其作为家庭支柱的角色。
“贤良致主能绳武”赞扬了张楞阿能够效仿先贤,辅助君主,实现国家治理的卓越成就。“尊养宁亲早遂初”表达了他对父母的尊敬与孝顺,早在年轻时就致力于满足父母的需求,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品质。
最后,“未许三公易一日,岂徒平子赋闲居”两句,既是对张楞阿坚守岗位、不轻易辞官的肯定,也是对其生活态度的赞美,即使在退休后,也并非如陶渊明般完全隐居,而是依然关心国家大事,保持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知识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张楞阿作为一位官员与家庭成员的双重角色,以及他在政治与家庭生活中的平衡与贡献,体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十年失路谁知己,扰扰尘中犹未已。
恒饥稚子色凄凉,病仆呻吟呼不起。
当年意气不肯平,昨日论交竟谁是?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石田茅屋荒苍苔。
园中有枣行人食,忍能对面为盗贼。
有时长叹独移时,安知我有不平色。
秋风落叶闭重门,白发如丝叹何益。
呜呼二歌兮歌始放,江客不堪频北望。
意中索莫与先异,春草青青新覆地。
年年岁岁一床书,不忍见之益愁思。
愁心反覆梦难成,天寒雁度堪垂泪。
呜呼三歌兮歌三发,中天夜久高明月。
北风微雨虚堂秋,昨日之日不可留。
四时不得一日乐,朝夕催人自白头。
仰天大笑出门去,安得行叹复坐愁。
呜呼四歌兮歌四奏,伤心不忍问耆旧。
世情付与东流水,穷巷苍苔绝知己。
岩扉松径长寂寥,东园几树桃花死。
愧尔东西南北人,欲向何门趿珠履?
呜呼五歌兮歌正长,雌龙怨吟寒水光。
世人结交须黄金,郢中《白雪》且莫吟。
桃花欲开不自觉,千里春色伤人心。
眼前好恶那能定,隔叶黄鹂空好音。
呜呼六歌兮歌思迟,一沉一浮会有时。
天寒野阴风景暮,落日疏钟小槐雨。
寂寂寥寥扬子居,惟有幽人自来去。
何用年年空读书,井底看星梦中语。
呜呼七歌兮悄终曲,空庭细雨莓苔绿。
《七歌集句》【明·周筼】十年失路谁知己,扰扰尘中犹未已。恒饥稚子色凄凉,病仆呻吟呼不起。当年意气不肯平,昨日论交竟谁是?呜呼一歌兮歌已哀,石田茅屋荒苍苔。园中有枣行人食,忍能对面为盗贼。有时长叹独移时,安知我有不平色。秋风落叶闭重门,白发如丝叹何益。呜呼二歌兮歌始放,江客不堪频北望。意中索莫与先异,春草青青新覆地。年年岁岁一床书,不忍见之益愁思。愁心反覆梦难成,天寒雁度堪垂泪。呜呼三歌兮歌三发,中天夜久高明月。北风微雨虚堂秋,昨日之日不可留。四时不得一日乐,朝夕催人自白头。仰天大笑出门去,安得行叹复坐愁。呜呼四歌兮歌四奏,伤心不忍问耆旧。世情付与东流水,穷巷苍苔绝知己。岩扉松径长寂寥,东园几树桃花死。愧尔东西南北人,欲向何门趿珠履?呜呼五歌兮歌正长,雌龙怨吟寒水光。世人结交须黄金,郢中《白雪》且莫吟。桃花欲开不自觉,千里春色伤人心。眼前好恶那能定,隔叶黄鹂空好音。呜呼六歌兮歌思迟,一沉一浮会有时。天寒野阴风景暮,落日疏钟小槐雨。寂寂寥寥扬子居,惟有幽人自来去。何用年年空读书,井底看星梦中语。呜呼七歌兮悄终曲,空庭细雨莓苔绿。
https://shici.929r.com/shici/HJW3TnG.html
先生与奴食同品,腐鱼酸菜腹中裹。
与我读书同苦甘,朝吟夕咀三倍我。
前日惊呼走出城,田间蝗子大如蠃。
宁关自古循良心,只为此官食者夥。
妻儿弟侄十口家,万口从君索饼䴹。
万口不饱君无财,数十之家不举火。
君亦一口张,我亦一口哆。
我食何尝似君艰,我亦一家待君妥。
玉阶仙露三千年,一树琼华长娿娜。
中有綵鸾非帝骖,朱户沈沈下青琐。
君归休,但安坐,此邦亦不谓君惰,我与君亦暂不饿。
气化终留蠡贼心,圣人岂免昆虫祸。
面颜昔枯还未腴,何苦风尘日摧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