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路萦回洞壑深,出尘风景惬招寻。
山围下界青天迥,日照中岩翠柏森。
浮世可须论去住,病身元不厌登临。
钓矶无恙纶竿整,怅望仙潭玉鲤沈。
鸟路萦回洞壑深,出尘风景惬招寻。
山围下界青天迥,日照中岩翠柏森。
浮世可须论去住,病身元不厌登临。
钓矶无恙纶竿整,怅望仙潭玉鲤沈。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龙洞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鸟路萦回洞壑深”,以蜿蜒曲折的山路和幽深的山谷起笔,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深远的氛围。接着,“出尘风景惬招寻”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超凡脱俗景色的喜爱与追求,暗示了他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山围下界青天迥,日照中岩翠柏森”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峦环绕、天高云淡的壮丽景象,以及阳光照耀下岩石上翠绿柏树的生机勃勃,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和谐之美。
“浮世可须论去住,病身元不厌登临”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登山探险的热爱,即使身体有病也不减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探索。
最后,“钓矶无恙纶竿整,怅望仙潭玉鲤沈”两句,通过想象中的垂钓场景,寄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憧憬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整个画面静谧而悠远,充满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二子深居笔吐虹,从来节气万夫雄。
欲知圣主求贤意,不为相如词赋工。
纷纷尘土计秋豪,忽送长江八月涛。
陶令且为州祭酒,邓公才可掾功曹。
但看秋到犹絺绤,即是花时合缊袍。
待得公归吾已老,满田荼蓼与谁薅。
老仆倦日长,羸马困道远。
东行数日间,尚欲一再款。
我能喻子意,子亦识我懒。
追怀十年游,仅得一笑莞。
时能煮汤饼,更复下茗碗。
晁郎本京邑,刘子盖楚产。
江山两秀异,与子日在眼。
南风动归兴,感慨毛发短。
相寻倘有日,岁月亦未晚。
尊酒相逢十载前,绿发红颜俱少年。
尊酒相逢十载后,皮黄肉皱俱白首。
叔如鸿鹄但高飞,侄似麇鼯更深走。
南来行李初一逢,长安旧第冰雪中。
闭门不识故人面,豪气直欲轻元龙。
平生为道不为食,少小所期皆目击。
何时相就过江南,同访曾游旧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