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彭城三咏·其二斩蛇泽歌》
《彭城三咏·其二斩蛇泽歌》全文
宋 / 贺铸   形式: 古风

君不闻泗滨亭长送徒如咸阳,徒夫怀归多道亡。

泽中置酒饮相诀,吾亦从此奔芒砀。

阴风萧萧导者惧,前有脩蛇怒横路。

酒酣拔剑肯留行,划断蜿蜒不回顾。

河明月出人踵来,彼媪何冤号且哀。

谓遭赤帝屠吾子,语竟莫知安在哉。

真人闻此自心许,茫茫四海吾其主。

虎变龙飞十二年,馘项枭英盖狐鼠。

半夜雄铓飞上天,几见长陵一抔土。

(0)
注释
泗滨亭长:泗水边的亭长,负责押送犯人。
徒夫:被押送的犯人。
芒砀:地名,此处指逃亡之地。
阴风:寒冷刺骨的风。
脩蛇:大蛇。
拔剑:抽出剑。
长陵:秦始皇陵。
翻译
你没听说泗水边的亭长像送往咸阳一样送犯人,那些囚徒思念家乡,多数在路上逃亡。
他们在湖泽中设酒告别,我也从此逃往芒砀山。
阴冷的风让向导害怕,前面有巨大的毒蛇横在路上。
喝得兴起时拔剑决绝离开,斩断蛇身也不回头。
河水清澈,明月升起,人群络绎不绝,那老妇为何悲泣哀号?
她说是赤帝要杀她的儿子,说完后就不知去向了。
真人心中有共鸣,我感觉四海之内都是我的主人。
历经十二年的艰辛,我像老虎和龙一样崛起,消灭了项羽等敌人。
深夜里,锋芒直冲云霄,几次看见秦始皇陵只剩下一抔黄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贺铸的《彭城三咏(其二)斩蛇泽歌》,讲述了亭长在泗滨为将被流放到咸阳的徒众饯行的故事。诗中描绘了凄凉的离别场景,徒夫们因思乡心切而纷纷逃亡,其中一人在泽中与众人诀别,决定投奔芒砀山。接着,诗人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了途中的艰险,如阴风、毒蛇和壮士拔剑斩蛇的决绝。在月光下,一位老妇哭诉自己的冤屈,但无人能解。此时,诗中的"真人"(可能指刘邦)听到此事,心中暗许,决心成为民众的领袖。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这位领袖历经磨难,最终成功起义,连斩敌首,建立了赫赫功业。最后,诗人以“半夜雄铓飞上天”象征起义的胜利,暗示了刘邦的崛起和秦朝的覆灭,以及他如何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使得长陵(秦始皇陵)的土丘也显得微不足道。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历史人物的传奇色彩。

作者介绍
贺铸

贺铸
朝代:宋   字:方回   号:庆湖遗老   籍贯:卫州(今河南卫辉)   生辰:1052~1125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猜你喜欢

步步高

五更里,架上金鸡叫。路上行人俏。方欲晓。

没底篮儿杖头挑。跨风飙。同赴蓬莱岛。

此个家风谁知道。得也无衰老。琅板敲。

碧波深处钓鲸鳌。出波涛。采就长生药。

(0)

偈颂七十六首·其九

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

只为分明极,翻令所得迟。

(0)

白云亭

白云亭上白云闲,云满危栏雪满山。

雪似白云云似雪,不知何处是人间。

(0)

三月六日清明节道中

清明时候雨初足,白花满山明似玉。

十里春风睡眼中,小桃飘尽馀新绿。

(0)

红窗听·其一

淡薄梳妆轻结束。天意与、脸红眉绿。

断环书素传情久,许双飞同宿。一饷无端分比目。

谁知道、风前月底,相看未足。

此心终拟,觅鸾弦重续。

(0)

渔家傲引/渔家傲·其六

六月长江无暑气。怒涛漱壑侵沙觜。

飐飐轻舟随浪起。何不畏。从来惯作风波计。

别溆藕花舒锦绮。采莲三五谁家子。

问我买鱼相调戏。飘芰制。笑声咭咭花香里。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